高合汽车高调跑分,却被安兔兔打脸,谁在蹭热度,谁又是绿茶?
9月21日,安兔兔宣称给出了高合跑分事件的最终版回应,将自己放在了“打假人”的位置。
安兔兔颇为“大义凛然”,表示手机企业也好,车企也罢,实验室的跑分安兔兔并不认可。如果车企需要宣传,需要注明来自实验室跑分。
安兔兔还表示,最终跑分需要以安兔兔每个月发布的平均分榜单为准。至此,所谓的高合车机跑分事件,算是划上了阶段性的句号。这场持续了几天的骂战,似乎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高合的跑分到底有什么问题?安兔兔为何强硬回复?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触了一鼻子灰,高合急不可耐?
提起安兔兔,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款数码行业争议颇大的“跑分”软件,曾几何时在手机领域也曾引发过诸多骂战。今年7月份,安兔兔评测车机版正式上线,首度杀入了汽车领域。
说来也奇怪,安兔兔车机版上线一个多月,似乎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直到高合“愿者上钩”。
9月18日,高合汽车品牌及传播总经理徐斌在微博上发话,称很多友商首发了跑分70万分的8295芯片,而自家自研的高算力智能座舱平台已经让旗舰芯片登陆了车机,AI算力达到了96TOPS,实测最高算力跑分达到了117万分。徐斌还配上了宣传图片,宣称自家是汽车智舱算力的全新天花板。
印象中这还是车企首次主动接入“跑分营销”,没想到却很快迎来了“官方”安兔兔的打脸。安兔兔表示在自家车机版后台查不到高合的打分,如果是实验室数据请标注清楚。
另外安兔兔还加入了额外的解释,表示70万分只是骁龙8295在安兔兔首个公测版本的成绩,如今的第二个公测版本解决了GPU兼容性问题,跑分总体是提升的,高合用Beta 2成绩对比Beta 1有失公允。
随后徐斌又强硬回复了安兔兔,表示会发布跑分录像,并且欢迎安兔兔公布最新的beta2跑分榜单,甚至还加了一句,“ps:我们不怕打脸”。结果安兔兔也不惯着,表示截至9月19日上午11点26分(28分发布的微博),安兔兔依然没有在后台发现高合007平台的跑分成绩。
再之后,徐斌发布了联网实测视频,并表示“代网友求问8295的Beta 2数据”。结果安兔兔回应后台没分数自己就不认,并且表示不要什么事情都打着网友的名号,不会给高合高通8295的最新数据。
从高合汽车最终发布的数据来看,确实用上了最新的高通8550芯片,确实有可能比8295芯片更强。
但这波火急火燎的“跑分营销”,似乎是为安兔兔做了嫁衣。让这只“可恶”的兔子上蹿下跳,狠狠蹭了一波热度,在汽车行业刷了不少的存在感。
(2)前科累累,安兔兔立身并不正?
从这次的表现来看,安兔兔一直在质疑高合的“程序正义”,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管是出于公心也好,出于私心也罢,似乎颇有点个人情绪在里面。
高合早早开启“跑分营销”,虽然是出于自家宣传考虑,但也是在无形中给安兔兔打广告。但从安兔兔的反应来看,似乎就是不满高合。
比如最早放出分数时,质疑尚属正常。但高合公布了打分的视频录像后,依然表示我不听我不听,只要后台没有分数就是不认可,这就有点过分了。哪怕花点时间指出高合的测试哪个部分存在问题,也比现在好多了。
在所谓的最终版出现之前,安兔兔还开始了嘲讽。表示“通过销量来证明自己,要比跑分更具说服力”,还加上了几句不会有人因为车机跑分高去买车,车机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宣称高合“破防”了。
这就有点越界了,你一个跑分软件,来汽车行业做的就是车机跑分的事,突然跳出去聊销量、聊车机在购车中的权重,算怎么回事?难道销量低的车企都没资格跑分了吗?
虽然号称第三方评测软件,但安兔兔的法人曾经一度是小米的雷军,一直与小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在跑分时曾经出现过各种“怪相”。
比如同样是以RK3128为核心的盒子,用安兔兔跑分居然可以相差10倍,从技术上看完全不可能;再比如每次华为新的芯片发布会,安兔兔就会更新新版本,然后同样的芯片跑分分数急剧下降;再比如著名的安兔兔大战realme,一个评分软件亲自下场与手机厂商大战,也是够难看的。
种种迹象表明,安兔兔这款跑分软件确实有诸多不正常。
(3)唯跑分论要不得,千万别重蹈覆辙
作为最早一批开始做跑分的软件,安兔兔确实曾红极一时。但因为屡屡的骚操作,如今其实早已失去公信力。虽然普通消费者时不时也会下载来“跑个分”,但也多数只是图个乐,已经没多少人将跑分作为选购数码设备的标准。
比如苹果推出新手机时就从来不跑分,早期的苹果手机打分也非常惨淡,往往在排行榜中都排不上号,但这丝毫不影响苹果的热销。为了“平衡”这一影响,安兔兔干脆把安卓和iOS分开做了两个榜单。但同样采用不同系统的华为鸿蒙,却没有这个待遇,经常被安兔兔以各种方式“摩擦”。
再比如很多跑分神机,凭借着高分狠狠圈了一波粉,结果性能表现却并不怎么好,完全配不上“高分”。毕竟手机注重的也是综合体验而不是单一评价,汽车就更是如此了。
倒是曾经的“跑分竞赛”,让手机企业都把心思放在了所谓的跑分上,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反倒是拖累了行业的发展。
再比如如今的鸿蒙智能座舱,算是业内公认的智能天花板。但真要去跑分的话,大概率评分也不会太好。毕竟鸿蒙智能座舱搭载的其实是麒麟990A芯片,制程据说用的还是28nm,3.5TOPS的算力还低于高通8155。但凭借着鸿蒙智能硬件“借调”,以及手机与车机无缝连接的设计,它的智能表现比高通8155高出了一个维度。
跑分并不能代表实力,这在手机行业早就淡化了,如果在汽车行业再生根发芽,就得不偿失了。
(4)功夫拍案
自从被安兔兔“点名”后,高合的名声似乎更差了。本身销量就很一般,这波急不可耐想露脸,结果被安兔兔抓住程序漏洞疯狂刷存在感,属实是亏大发了。
不过大家也别太把安兔兔当回事,这款跑分软件虽然足够老牌,但一直就争议颇大,在数码行业就曾频频“拉偏架”。到了综合性更强的智能汽车行业,它的评分有多大参考性真不好说。
另外,自从2022年7月高合已经不再公开具体销售数据,直到最近“走量车”HiPhiY上市后才开始公布交付数据,但也只是一个月几百台的体量,这样的高合还能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