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车给小米道歉三次,恳请口下留情,雷军却预祝智界S7大卖
一场短短的新车预售发布会,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公关战”。
昨晚在智己L6新车发布会上,其CEO刘涛在介绍新车产品力时,几乎把所有枪口都对准了时下热度最高的小米SU7,力求向消费者展示L6对小米SU7全方位碾压的实力。
不过,在其中一张关键参数对比的PPT中,
昨天深夜,“小米公司发言人”的官微一连发出三条要求智己汽车立马公开道歉的微博,措辞罕见地强硬,而且也直指这不是智己的“第一次”了。
虽然刘涛在获悉后第一时间也在个人微博发文,承认调研错误并向小米公司致歉;但小米公司当时并不领情,认为其发文过于轻描淡写,无法显示对于此事的态度,于是要求智己汽车公开致歉。
随后智己汽车也照做发文致歉,并盖上公章。不过,有细心人发现这公章只是智己汽车公关部的章,而且文章中的表述,也不忘再次宣传自家产品,诚意不大。
今天下午,智己汽车更换了公章之后,发出了第二篇《致歉函》。
在功夫汽车看来,虽然智己汽车在文中对小米汽车一共“致歉“了三次,并恳请“口下留情”,但通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更多像是一份为自己犯错找借口开脱的“情况说明”。
纵观本次公关事件,智己和小米双方的反应速度都很快,这背后或许意味着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情绪已经很浓,才会“一触即发”。
在小米汽车正式闯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无疑已成功地把各大车企产品的对标对象,由特斯拉切换至小米SU7。
可以预见,在营销上对比小米“翻车”,智己汽车是第一家但并不会是唯一一家。
(1)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
回顾智己L6昨晚整场发布会,有网友戏称刘涛这全程对标小米SU7的操作,基本上等同于把小米汽车又重新发布了一遍。
当然,拿智己L6跟小米SU7对比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好几个环节上的表述,刘涛讲起来的感觉更多是在“怄气”而不是单纯地从用户角度出发,讲述产品点能为用户带来的利益。
例如半固态电池的争议、小米讲智能驾驶用了一分钟智己用了六分钟、小米的智能是生态链产品的堆砌等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挑事”的感觉。
当晚令小米“忍无可忍”的,无疑是
在功夫汽车看来,产品经理出身的刘涛,在如此重要的新车发布会上出现如此重大纰漏,实属不该。
毕竟在当天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雷军也一再强调小米SU7 MAX是基于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这点就已经很难让网友信服这是无心之失而不是故意的了。
事实上,这次已不是刘涛首次在营销上的“翻车”了。
智己汽车此前曾因“背刺”天使轮用户、CEO飙车被罚、不满LS6和小鹏G6当对手等事件频频出圈,其营销之路可谓屡败屡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战狼不能乱吼。一顿乱吼之后很有可能收到对方公司的法律信之余,也“吼”走大部分潜在用户。
智己推出的几款产品,单凭产品力来看都是行业顶流般的存在,但产品“叫好不叫座”的背后,智己团队又是否应好好反省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而不是一味地靠降价来刺激销量。
这样不论对品牌还是老用户,都难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过度的营销也会不断败光“路人缘”。
(2)除了蹭“流量”之外,更应蹭什么
小米SU7从发布到上市取得巨大的成功,已然成为大部分车企在营销上学习的对象。
智己L6这次的发布显然是像模仿小米在SU7发布会上强对比Model 3那样,只是可惜的是,刘涛只学到了“形”而未能学到“神”。
这也在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处于中国电动车产品力,其实彼此之间的差距已并不是很大,现在拼的是谁更能站在用户的角度,以真正的用户视角来讲述产品美学以及卖点。
这点上,从手机转战汽车的雷军自然更得心应手。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排除这次公关事件背后或许存在一定的炒作成分。
毕竟一来一往的互相拉扯背后,智己新车的流量有了,而且消费者也记住的小米SU7 MAX版是前后碳化硅电控这一特点,双赢。
只是想深一层,普通消费者谁又真的知道“SiC”是什么呢?
归根到底,无论是小米汽车还是智己,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已容不下一丁点的失误了。
一边是关乎“首战成败”,一边则是关系“生死存亡”,两者都输不起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智己二度发了道歉信之后,雷军也发了一条微博。不过,内容与智己无关,是“预祝智界S7大卖”。
或许,雷军此时选择不回应,便是最好的回应。
(3)功夫拍案
名为“智己”,知己还要知彼,有智才有已,但前提是有“智”。
从刘涛的道歉,到智己汽车最新的发文,我们看到的更少是“道歉”,而更多的是“反击”。
与此同时,这也更让人深感,由智己与小米掀起的这场“公关大战”,或许正是拉开车市下一阶段竞争的序幕。
在小米、华为这样拥有巨大流量的企业闯入车圈之后,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又势必是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