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裁员1.5万人:屠龙者,终成恶龙
4月15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了一则全员信,宣布全球裁员10%,波及范围约1.5万名员工。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懵的,不是说好了要去火星的吗?不是说开放专利拯救了汽车行业吗?不是前阵子还在呼吁上海工厂的高管善待中国员工吗?怎么创业未半,先对自己人下手了。
特斯拉也确实一如既往地高效,4月15日发全员信,4月16日就开始了“广进计划”,工厂和各地门店已经开始沟通裁员名单。
另外,特斯拉中国的裁员比例远不止10%,一些部门裁员30%~40%,个别部门甚至达到了50%。没办法,中国或许是特斯拉最“失落”的市场,竞争最为激烈。
特斯拉为什么突然裁员?马斯克的算盘究竟是什么?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卖得好是谎言,滞涨是真相?
特斯拉裁员的消息出来时,很多粉丝都表示不敢相信。因为在他们看来,特斯拉不是一直在大卖特卖吗?怎么会突然裁员呢?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印象,还是与特斯拉出色的营销能力相关。
特斯拉确实一直在大卖,但“限定词”其实一直在变化。以Model 3为例,它在2020年刚刚国产时销量一骑绝尘,在那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才5%的年代,它就实现了月销破2万,那时候的一线新势力一个月还卖不动5000台。但时过境迁,2024第一季度的Model 3,只有一个月销量破万。
当然了,如果限定25万-30万的新能源中型轿车(主要对手都是C级车)的话,特斯拉依然是销冠,这也是特斯拉一直在玩的文字游戏。明明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下降,却通过各种手段保持着顶流的热度。
再具体一点,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为38.68万辆(市场预期43万辆左右)。曾经与特斯拉销量相当的比亚迪,一季度销量为62.4万辆,不仅远远甩开了特斯拉,差距还在越拉越大。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爆发的这几年,特斯拉的表现并不出彩。
比销量增长放缓更致命的,还是特斯拉竞争力的下降。在特斯拉刚刚国产的那会,真的很多人将它看做“人类之光”,这是要来给豪华品牌们革命的车企。但时至今日,除了死忠粉,还有几个人觉得特斯拉的产品力是真的强呢?
普通的外观内饰,垫底的空间和舒适性,永远停留在PPT中的智能驾驶,逐渐落后于时代的车机表现,组成了现在的特斯拉。身边咨询特斯拉的消费者,大多数真的就是想买新能源车,然后又不想考虑国产车,这才选择特斯拉,很少有人是真的觉得特斯拉的产品力足够强。
这也是马斯克要搞逆势涨价,同时又要裁员的原因。既然主要用户群体非特斯拉不买,那干脆涨点价,既能逼单,又能多赚利润。但这个群体越割越少,完全没有增长的空间,所以得早裁员早做打算。
(2)不再“凹人设”,保利润要紧?
过去的几年,特斯拉一直沉迷于“凹人设”,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以如今的情况来看,特斯拉打算改变战略了。
马斯克号称“硅谷钢铁侠”,是比尔·盖茨与乔布斯的结合体,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凹人设”。
他不仅是造车专家,还投资了全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公司,帮助美国航天局发射了火箭,还声称要带领全人类移民火星。除此之外,马斯克还在研究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的连接,研究建一条纽约到华盛顿的隧道。
无数粉丝为马斯克惊叹,也为特斯拉带来了海量的关注度。但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这样做的效果其实越来越不明显。因为做这些事并不会让特斯拉的车更好开,也不会让特斯拉真正取得领先。早期获益很多,如今边际效用正在逐渐减弱。
更现实的情况是,特斯拉发布了近4年的4680电池,依旧无法大规模量产,并且小批量样品的特性与曾经的目标相去甚远。而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电池,都已经装车,甩开了特斯拉一大截。
曾经很多人期待的“钢铁怪兽”Cybertruck,但除了外形标新立异之外,并没有太多猎奇之外的闪光点。倒是大几十万的车,短短几个月就出现了批量性的生锈,让行业内外大跌眼镜。
特斯拉坚持的纯视觉智能驾驶,依旧是一个大坑,国内FSD的应用也遥遥无期,很多人花6万4买了包,一直到换车都没享受到任何服务。倒是华为的“无图”城市NOA,已经跑到了全国。
特斯拉提出的概念都很领先,但反映到车上的优势却少之又少,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已经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同比下滑。
这说明“凹人设”的效果已经越来越不明显,至少在马斯克看来是如此。于是那个规劝竞争对手善待员工的马教主不见了,反倒是提前调整开始裁员。
(3)可以理解,但仍遗憾
2023年,特斯拉的毛利率为18.2%,虽然在车企中依然突出,但相较2022年已经下降了7.35个百分点。这也是特斯拉这次坚决裁员的重要原因,既然开源越来越难,那就节流呗。
特斯拉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在功夫汽车看来,如此早就“转型”,确实太令人遗憾了。
在特斯拉刚进入国内那会,标榜的身份还是“挑战者”。它的出现,是为了把那些割韭菜的传统车企挑落马下。一款高性能的车,豪华品牌们要卖50万+,特斯拉却只卖30万,因为它用上了最新的技术,并且是真正的“成本定价”。
特斯拉真正践行过这样的原则,在2020年销量最火的那会,国内车企人人自危,特斯拉居然选择了继续降价,理由是随着国产化率提高成本降低,“是时候降价了”。那时候的特斯拉供不应求,却连利润都不赚,就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这样的做法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但当特斯拉发现卖高卖低销量相差不大时,却迅速抛弃了这样的策略。于是这几年我们看到了新能源车大降价,迟迟不换代,明明有更大降价空间的特斯拉却岿然不动。
这就是人性,如果真的可以躺着赚钱,又有几个人能顶着压力去做最艰难的事呢?也许特斯拉真的只需要12万名员工,14万确实多了,要为这2万人“找出路”,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比亚迪保留了大量不怎么赚钱的业务,经常被特斯拉粉丝嘲笑是“力大砖飞”,靠规模取胜。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确实更加“聪明”。
特斯拉曾经也是屠龙勇士,最恨的就是那个割韭菜的传统车企。但当它取得了足够的名气后,它选择了成为那只恶龙。
只是遗憾的是,本可以成为伟大企业的机会,就这样被放弃了。
(4)功夫拍案
对于企业来说,销量不及预期,利润持续下跌,提前裁员准备“过冬”,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
但在功夫汽车看来,特斯拉这样做属实不该。毕竟这是一家营销要拯救人类的企业,是一家劝说其他企业善待员工的企业,很多人相信这一点。很多特斯拉的粉丝,以及怀着某种普世理念加入特斯拉的员工,真的是从内心里认同这些理念,这让他们可以忍受更高的溢价,只是如今特斯拉却主动“叛变”了。
突然变脸是为了省钱,或许失去的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