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大众汽车:越活越“明白”,大风大浪没见过?!
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在中国市场刚满40岁的大众汽车,正是将中德两国对人生的感悟完美融合并发扬光大的典范。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80年代,那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迈出第一步的关键年份。
当年,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的大街上驶过,不仅标志着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正式起航。也象征着中国现代汽车业的新生。
大众当时打造的国产化供应链,为今后其他来到中国的汽车生产商提供了完备的产业基础,推动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现代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汽车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版图,也与中国市场的命运深深绑定在一起。
或许很多人认为近年来,在智能化、电动化的赛道上,大众已经被中国品牌逼得喘不过气来,认为再好的“德国品质”也无法挽救逐步被削弱的市场份额。
但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大众的“命运”,而是大众的“命题”。
因为已经在中国扎根40年的大众汽车,见证了无数大风大浪;即便当下,这艘巨轮仍在方向明确地平稳地前行中,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储备和良好前景,无疑就是吸引大众汽车继续奔往的方向。
短短两年间,尤其在当下世界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形势恶化等外因影响下,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反而有增无减。
我掐指一算,包括跟地平线、小鹏以及对合肥的加大投资等一系列动作,这些累计投资已接近500亿人民币!
这是什么概念?已经相当于去年比亚迪+上汽+长安的一年净利润了。
所以,我说入华40年的大众,在新赛道上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一往无前地极速前进着。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大众汽车集团已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保持在华国际车企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导角色。
至于怎么实现,大众也明确列出了“三步”计划:
第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众汽车集团不会不计成本地追求增长,而是保持“油电并行”,利用燃油车业务的盈利,为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纯电产品的攻势将进一步加强,满足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三年,大众计划在中国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很快,你就会看到大众安徽推出的ID.UNYX,年底还有基于PPE平台的奥迪Q6 L e-tron;2026年,大众与小鹏合作的两款大众品牌纯电车型也将面世,同时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架构(CMP),并基于该平台开发不少于4款紧凑级入门电动车型。
作为一位现任大众燃油车的车主,我已经下定决心,攒上两年的钱,2026年入手大众新一代的电动车。
第三,更加坚定 “在中国,为中国”的核心战略。大众将快速拓展集团本土研发实力,与更多领先的本土企业建立合作,加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加码新能源和智驾赛道。
举几个最近的例子:
1、 成立大众在德国狼堡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 大众中国科技公司。这是落实产品本土化的中枢,赋能三个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大众安徽。大众要在智能网联汽车新时代继续领跑市场。
2、 跟小鹏在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的深化合作,让大众的数智化值得期待。
3、 跟大疆在智驾上的合作成果,让大众的“油电同智”有着更强大的底气。
4、 刚刚宣布的和上汽大众签署包括插电混动车型在内的多项框架合作协议。(TBD)
这意味着大众将继续“看多中国”合作伙伴,与中国消费者继续“同频共振”。而大众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关系也从“引领”转为“共生”,可以说是“双向奔赴”。
大众40,越活越精彩,也越活越“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