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自曝"没流量没底气",反手股价暴涨,理想i8成了?
千呼万唤的理想i8“上线”了。不过,不是上市,而是预售,也公布了预售价区间,35万元-40万元。
就在价格公布之后,随即传出理想i8预售订单“很不错”的消息。随后,理想港股股价更是直线冲高,一度冲到10个点。
从订单,再到资本市场,相当躁动。
而一款车型预售,就能让股价直接飙升。上一个上演这般剧情的,还是小米。
显然,在理想i8预售的这波“热度”背后,藏着很多有意思的信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三个关键点。
(1)股价暴涨非“偶然”,而是顺其自然
首先,股价暴涨非“偶然”,而是顺其自然。
一直以来,理想都是靠增程式打家庭用户稳扎稳打,但未来纯电市场才是主流。
理想i8,算是理想从增程转向纯电的关键一步。
而理想i8的“第一炮”,非常红火。
这次i8刀法精准,瞄着35-40万价位的六座纯电SUV,正好卡在高端家庭需求空白区。
目前聚焦这个市场中,主要竞品是乐道L90,后续也将迎来问界M8纯电版以及Model Y L,对手相对有限。
这一刀切下去,市场空白立现。
从预售订单来看,理想反馈挺不错,既取得了先机,更代表其纯电产品终于开始“接棒”。
所以,理想i8这一次理想的股价暴涨,并非“偶然”,而是顺其自然。
(2)理想的纯电战略,“有板有眼”
其次,从i8到“九纵九横”超充网络,理想的纯电战略打得“有板有眼”。
这一次,理想不仅一边预售i8,也一边同步官宣“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摆明了要治纯电用户的续航痛点。
第一,i8本身不弱。720公里续航、5C超充(10分钟补能500公里),从数据上看能碾压多数同级车。
第二,理想超充80%以上都在充电桩资源稀少的高速服务区,在设计容量上都是足够同时运行的。
这种“车+桩”捆绑策略,正是特斯拉早期奠定优势的关键一招,如今却被理想玩出了本土化新高度。
所以,理想这一次纯电战略打得“有板有眼”,也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往后看,当补贴退潮、资本趋冷,唯有像理想这样左手握产品、右手布电桩的车企,才可能穿越周期。
(3)从发言再到定价,李想很“务实”!
最出乎我意料的,是李想这一次的坦诚发言。
“我们暂时还没小米的人气,做不到没有小订直接大订;也暂时做不到特斯拉那样,没有大小订,连发布会都不开,官网直接开卖。”
李想微博发言挺坦诚:“我们没人小米的流量,也没特斯拉的底气,所以还得开发布会、搞小订”。
这话不仅听着谦虚,其实也暗示理想在纯电路上仍是挑战者。
同时,理想i8这一次的预售价,也直接把“上下限”都给出来了。
从说话到做事,李想都给足了“踏实感”。
而且,这种“踏实感”反而在过度营销的新能源圈形成反差,更易赢得理性用户信任。
毕竟,现在用户可精得很,套路可不如真诚。
(4)功夫拍案
从市场反应看,理想i8预售热度已经拉动股价,说明部分用户和投资者暂时买单。
接下来盯紧一个日子:7月29日价格发布。
到时候,才是检验理想纯电战略成色的终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