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小电量 VS 大电量,特斯拉再度PK全体中国车,谁输谁赢?

功夫汽车 珠水云山 2025-09-04
12730

成都车展上,100度电大电池包几乎成了刚需。

蔚来宣布全系标配100kWh长续航电池包,全新问界M8纯电版同样也是标配100kWh电池包。其余的,理想i8标配97.8kWh电池包,小米YU7入门就是96.3kWh电池包,全新小鹏P7除入门版外全系配备92.2kWh电池包。

对于国产车而言,似乎一夜之间,没有接近100度的电量,都不敢称为高端新能源车了。与此同时,没有参加车展的特斯拉Model Y L,起步价33.9万元,配的却是一款82kWh电池包。

大电池包究竟是不是刚需?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电量魔法,特斯拉传统艺能

9月1日,特斯拉悄然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到了25.95万元。这样一来,与标续版的差距就只有2.4万元了,据说诱使不少人定长续航版。 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特斯拉的“电量魔法”,绝对会大吃一惊。

Model 3标准续航版配的只是一款62.5kWh的电池,可以实现634km的纯电续航。长续航版则配备的78.4kWh的电池,可以实现830km的续航。

这个数据是很吓人的,因为同样要实现830km的续航,小米SU7要配备94.3kWh的电池包。比亚迪汉L配83.2kWh的电池包,续航只有701km。也就是说,相比自己“广义上”的对手,特斯拉起码少了十几度电。

Model Y也是类似的情况,经常被拿来与智界R7、小鹏G9这些车型相比,实际上接近的续航特斯拉电量少了一大截。现如今Model Y L出来,很多人拿来与蔚来ES8、问界M8这些车型对比,电量同样差了不少。

这似乎是特斯拉特有的技能,总能够越级比较。然后发现,特斯拉的“技术”似乎就是领先。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2)以小打大,以陋打豪

提起特斯拉的电耗,粉丝们往往引以为豪。喜欢提,特斯拉靠着三电系统的高度集成和优化,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能耗表现。还“援引”各种数据,比如说特斯拉Model Y的整车线束长度在100m级别,而国产车普遍有几千米。

实际上特斯拉线束长度是1.5km,与国产车相差并不大,甚至部分国内新势力比如零跑,线束长度反而做到了900+米,比特斯拉更短。当然这件事本身也不是啥值得秀的点,正常车企都会考虑成本做减法的。但是做成他吹牛的牺牲稳定性全无线处理方案

再比如说特斯拉采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运转过程简单直接,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损失小。而且在低转速状态下能达到高扭矩输出,在加速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实际上几乎所有主流车企用的都是永磁同步电机,给特斯拉提供电机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企业也几乎都是国内企业,并没有多少技术门槛。

真正让特斯拉的电耗水平脱颖而出的,其实更多是车比同级更小,配置比同级更低。比如很多人拿Model Y和智界R7相比,但前者的车身尺寸是4750*1921*1624mm,后者是4956*1981*1634mm,压根不是一个级别,重量也差了几百公斤。

当然还有一系列的减配,比如使用较窄的低滚阻轮胎,电气化配置相对简化,没有过多耗电的花哨配置,还有相对激烈的能量回收设置等等。这里面每一点,如果用在国产车身上,都是减分。但对于特斯拉而言却是无伤大雅,“不影响驾驶”,也就成了特斯拉独特的护城河。

不信跳过思维定式,就会发现特斯拉的优势其实没那么大。之前易车网做了一轮极限测试,就是以120km/h的速度跑到趴窝为止。结果Model 3的电耗是17.89kWh/100km,达成率55.1%,小鹏MONA M03的电耗是16.76kWh/100km,达成率65.1%。

也就是说,小鹏MONA M03的电耗比Model 3更加优秀。但这一点似乎很少有人提,因为两者价格差了足足十万,很少被认为是直接竞品,尽管小鹏MONA M03的尺寸还要更大一些。

当然了,新款Model 3的能耗表现又有所提升,大概率能和小鹏MONA M03打平,但这也足够说明特斯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法。特斯拉能做到的,国产车也一样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加优秀。

(3)特斯拉的“坚持”,无关对错?

其实关于大电量和小电量这个事,更多的时候无关对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就好像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智能辅助驾驶路线,同样也是利弊都有。

好处就不用说了,首先当然是硬件成本低,易规模化落地。然后是硬件结构简单,适配性更强,理论上长期算法迭代的潜力也大。只要真做好了,比如AI系统真的能像人一样思考,用摄像头也够了。

但现实情况可能是好坏参半,纯视觉路线很多问题还是无法很好地解决。因此大多数车企都是两条路都走,既有融合感知,也有纯视觉。比如华为ADS 4.0还是走的融合感知路线,但不妨碍乾昆ADS SE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小鹏最早在15万元以下的 MONA M03上采用纯视觉方案,现在的全新小鹏 P7 也同样坚守纯视觉方案。

蔚来子品牌乐道汽车上采用了纯视觉方案,广汽也推出了无图纯视觉技术,比亚迪最低端的天神之眼C采用的也是纯视觉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似乎是赢了,将纯视觉的思路变成了主流。但对消费者来说,尤其是早期花6.4万买FSD的消费者,他们又额外得到了什么呢?系统未见得更好用,价格还更高。

其实回到大电量和小电量的争端也是一样,特斯拉的思路有可取的地方,小鹏MONA M03就是一款很有特斯拉范的车型,乐道L60也采用了极简化的思路。但特斯拉本身,依然是用更多的价格卖着更低的配置和续航,消费者又得到了什么?

我也反对车越做越大,花里胡哨的配置越来越多,驾驶还是应该回到车本身。但特斯拉减掉这些配置后,用上了更小的电池后,价格可是一点没降呀,甚至还更贵。从这个角度说,真的不值。

(4)功夫拍案

关于现如今小电量 VS 大电量的问题,从战略层面,特斯拉或许没有错。一味卷电量并非出路,有100度的电池包,就会有150度甚至200度的电车包,车越来越重,功能越来越繁杂,终究是一种资源浪费,这条路线并不可持续。

但从个人选车的角度,这些配大电池包的国产车,有着与特斯拉相近的续航,却有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配置,有着更好的体验,自然也更有吸引力。技术发展是厂家的事,消费者需要的是体验,是实打实的方便和舒适,大家觉得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粤ICP备18130567号-1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