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悄然建立的出行“帝国”,会让全球车企都帮孙正义打工? - 功夫汽车-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
近日,日本丰田汽车和软银集团宣布“双剑合璧”, 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了轰动。
两大巨头的合作表明了在汽车行业新一轮洗牌之下,各方势力正不断通过协同互助,以占领新兴技术制高点。

沉淀与蜕变,与丰田的合作软银等了20年
20年前,软银还只是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孙正义曾大胆地向丰田章男提出合作,意图帮丰田建立一套互联网销售系统。
但在当时,丰田满足于自身成熟的销售体系,婉拒了软银合作的邀请。
可是,汽车行业的前景风云莫测,即便是丰田这样的世界第一大车企,也必须力争求变。
未来汽车仅仅在能源问题上研发突破显然是不够的,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发展应该齐头并进。
丰田十分清楚未来发展的方向,深刻认识到汽车的价值和功能不应止步于一种代步工具,它应该升级为一个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平台。
除了载客以外,汽车还能移动办公、车与家共享互联,才是汽车即将肩负的使命。
丰田章男表示:“我们将从‘汽车制造公司’转型为‘提供移动服务的公司’。”
未来汽车的实现必须要有AI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撑,而软银集团在人工智能和全球物联网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所处的地位已是世界领先。

于是20年后,软银与丰田终于达成合作的共识。
这家由丰田和软银合资成立的新公司名为MONET,软银持股为50.25%;丰田为49.75%,显然主导权在软银手上。
MONET将整合软银的数据收集分析平台和丰田的移动出行平台。现阶段专注于日本市场,未来还会在海外发力。

在功夫auto看来,软银的光芒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盖过了传统车企丰田、以及这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MONET。
经过20年的厚积薄发,让曾经拒绝软银的丰田上门求合作,不得不令人惊叹,时代真的在变!
吃下所有共享出行巨头,软银的战略布局“野心勃勃”
丰田此次主动提出合作,是因为其在和世界共享出行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软银几乎是所有共享出行巨头的股东。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所谓“擒贼先擒王”便是这个意思——要想和世界上的这些行业领头羊合作,就不能忽视软银。
到目前为止,丰田市值约为23兆日元,软银集团约为12兆日元,是日本市值最高的两家上市公司。
虽然相比丰田,软银在体量上依然有明显差距,但软银投资的领域都是前沿科技,是朝阳产业,作为后起之秀,软银的前途不可估量。

此前软银已经投资众多与出行相关的公司,也就是孙正义口中的「Mobility AI群战略」,主要目的是实现AI群战略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应用。
「Mobility AI群战略」在全球开展的业务涉及到优步、中国的滴滴出行、东南亚的Grab、以及印度的OLA。这些公司的GMV已经达到10兆日元。
2017年4月,软银投资滴滴50亿美元;9月从阿里巴巴购买滴滴5%的股份,12月又投资了30亿美元。
整个9月交易后软银的总持股率就已经达到20%,而今年滴滴因负面缠身导致上市延迟,不少D轮投资人转的原始股也最终落入了软银手中。
所以目前软银具体占股多少暂且留一个问号,保守估计投资额达到了100亿美元的规模。
之后在2017年12月,软银斥资77亿美元,获得了Uber 15%的股份和两个董事席位。
软银针对未来出行成立了千亿美元规模的vision fund,不到两年时间,通过一系列投资,软银集团现在不仅是日本最大的科技公司,而且在全球出行领域称霸。
如今,软银是Uber的最大股东,同时也是滴滴出行的最大股东。

在此基础上,软银还跟丰田、滴滴联合向东南亚出行和移动支付平台Grab投资。
Grab这家公司大概目前获得了超过65亿美金融资,其中大部分来自软银、滴滴和丰田汽车。
此外软银还在印度投资当地出行服务企业Ola,在这些公司软银的持股规模都不容小觑。
将热门新兴领域一网打尽,未来汽车行业将会成为软银的天下?
当然,出行公司只是整个自动驾驶、新能源领域的一个较为先行的切入点,为了把握产业变革的风口,软银的战略布局注定不止于此。
今年5月,软银斥资22.5亿美元收购了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业务GM Cruise Automation 20%的股份,这家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所掌握的技术实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者位置。

还有图像识别、图像处理芯片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英伟达以及在车载智能芯片设计领域位于世界最前列的ARM,都成为软银产业布局的一部分。
可以说,在全球汽车未来发展投资领域,软银已经成为了“一统江湖”的存在。
将来汽车行业的格局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许某一天,各大车企都为软银打工,也不足为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