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和马斯克6年前隔空“互怼”后,比亚迪电动车开始玩出花
2013年,王传福和马斯克曾有过一次隔空“互怼”。
马斯克说,比亚迪的车很烂,但电池还不错;王传福则霸气回应,比亚迪分分钟就能造出特斯拉。
马斯克有一点没说错,比亚迪的“电池”确实很强,王传福顶着“电池大王”的名头已在业界独领风骚多年,就连今时今日来中国抢食的日韩势力也得对其敬畏三分。
同时,借助这份优势,比亚迪自2015年起已连续四年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
与此同时,在过去四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到底王传福是如何把比亚迪打造成一个庞然巨兽的?乃至于成为国内“中国电动车第一股”?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下比亚迪在国内的崛起之路。
1、以“燃油车”为引,发展新能源车
2007年,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
所谓双模指纯电动(EV)和混合动力(HEV)两种模式,动力由汽油发动机和大小两个电动机提供,而这种眼光领跑了国内市场好几年。
接下来的2008,更是王传福的“超级好运年”。
先是巴菲特一笔18亿港元的投资让海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刮目相看,然后是“新能源”F3DM的上市拔得国产绿色节能汽车头筹,而岁末王传福又当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
一时间,王传福风头无二,比亚迪也开始“大跃进”,2009年更把销量目标定为80万辆。
然而,在上半年仅完成30万辆的形式下,被迫调整为60万辆。2009年销量最终定格于45万,随后几年起起伏伏,2015年在中国车企中列第十六位,销量为第一名上海大众的四分之一。
比亚迪此番磨难的根源是王传福的误判,以为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就有机会成为老大。
2009年试图跨越“80万辆门槛”受挫后,王传福回归了自己的初心——燃油车为电动车铺路。
比亚迪电动车起步时期销量增长很慢。一方面是需要积累运营数据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可靠性。另一方面当年用户对纯电动车接受程度不高,充电也的确不方便。
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引爆点”是2014年。2013年比亚迪电动车销售仅为2000辆,2014年大幅增至1.9万辆。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5.8万辆、销售收入193亿,占汽车业务营收的48%,首次接近燃油车。
2016年起,新能源车销售收入一直高于燃油车。至此,比亚迪本已不是“传统汽车企业”了。
将主要精力倾注于电动车之后,比亚迪燃油车得到的资源比较有限。直到2017年,比亚迪卖的最好的燃油车仍然是卖了差不多十年F3,居然每月还能销1万多台。
2018年上半年,F3终于老了,只卖了3.3万辆。好在紧凑型SUV宋MAX热销,上半年销了8.1万辆,下半年纯电动版和混动版宋也上市了。
2018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燃油车、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15万辆和7.1万辆,新能车以32%的销量获得63%的营收,比燃油车高了不止两三个档次。顶配混动版宋、唐的厂家指导价分别为24万和30万元。
马斯克跳过燃油车直接生产电动车,奋斗十年仍未摆脱交付魔咒。同样怀有电动汽车梦的王传福选择了最“笨”的路径:先从燃油车做起,在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未来率先领跑电动车。
2、用“多线程”业务“再崛起”
不管如何,王传福依然坚定地认为迈向电动车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发展电动车就是国家战略,关乎能源安全问题,关乎城市的污染如何破解。中国的汽车产业要从大到强,新能源车是必由之路。
这种情况下,在新兴战略性行业里,政府伸出它有形的手推动它。
“新能源车像一个小孩子,才几岁,但是小孩是未来,需要有形的手让孩子茁壮成长,比如在一个球场上打比赛,如果是靠市场化,这个肯定是 ‘孩子’毫无胜算。深圳提倡创新,它有一套创新的环境,让这个孩子茁壮成长。”王传福谈道。
然而,小孩子始终要断奶,比亚迪也始终要戒掉对补贴的依赖。
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大幅退坡,以及跨国车企巨头纷纷在华开启电动车元年和造车新势力涌现,还有特斯拉即将在华独资设厂,比亚迪面临严峻的考验,进入了较为艰难的调整期。
这时候,比亚迪必须借助其他业务来加持新能源车的转型。
早在2015年,比亚迪推出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进攻私家车、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等七大常规领域,以及仓储、矿山、机场、港口等四大特殊领域。
现在,公交电动化是国家战略,也逐步成为全球共识。
比亚迪至今在全球200多个城市都运行电动大巴,进军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际市场。
除了要打造轮子上的绿色城市,比亚迪还要打造轨道的上绿色城市,并投入50亿元于2016年推出全球首条自主研发的云轨。
不过,云轨普及推广以及商业化尚有较长的路要走。
去年上半年,在比亚迪总营收中占比34.84%的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比亚迪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通过不断扩大其他产业的市场规模,比亚迪正在尝试打破补贴退坡后的新能源车盈利的瓶颈。
写在最后
王传福是“多线程”奇人,这一点与马斯克有几分相似。
电池业务竞争激烈却舍死忘生地要造车,还鼓捣手机部件业务、与富士康打官司、拆分比亚迪电子上市。
后来又涉足太阳能发电、储能及云轨等业务。
未来的路线有很多,方向有很多,如今比亚迪给出了这样一个全面开放的平台式发展核心战略。
在这之前,比亚迪想要实现突破,必须要解决的是如何找到其中新的盈利模式、解决开发者的成本分摊、让自己的用户基盘上百万、上千万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