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秒杀一切”?华为或将“脚踩”BAT登顶车联网之巅
这几天,凭借一款具备“划时代”意义的 5G折叠手机,华为频频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而这个“划时代”意义所展现的,不单单指的是华为折叠屏这一惊艳世人的设计,更是各国忌惮已久的“软实力”——5G技术。
那随着华为5G技术的叩门,它将率先在哪些行业落脚?
车联网就是确定的、规模巨大的市场之一,也将会是5G行业应用的第一个爆发点。
中国联通数据显示,随着5G网络的初步建成,预计2020年,车联网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6500亿元,渗透率超过20%,而到了2025年,随着5G网络的成熟,车联网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0亿元,渗透率超过65%。
然而,在车联网生态链条下的利益蓝海,BAT等互联网巨头已经率先布局,与各大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凭借5G技术崛起的华为,又能否上演一幕“狂揍BAT”的戏码,啃下车联网这个“大蛋糕”呢?
车联网“前辈众多”BAT布局已久
此前,能够有条件做车联网,并且敢于投入似乎只有BAT这三家。
仅以高精地图为例目前就只有百度地图、腾讯地图、高德地图符合车辆移动定位的应用标准。
再加上道路交通数据本身又带有很强的公共监控特征,谷歌、Uber、特斯拉等水土不服,传统车企没这方面底蕴,这也为BAT放手一搏赢得了市场空间。
传统车企并没有掌握足够多的出行大数据,很难靠自身做到实际落地。
因此,BAT尽皆成为了车联网的主力。
早在2015年前后,BAT就先后发布自身车载系统,开启进军汽车行业的步伐,如百度推出的Car Life、阿里的ALink以及腾讯的腾讯车联。
时间不断前行,随着百度对AI“研习”加深,阿里腾讯对智能云端等的发展,巨头们也对汽车智能化进行重新定义。
百度在2018年推出小度车载OS,加快了百度人工智能车联网的技术量产落地,据悉当下百度的小度车载OS已与宝马、北京现代、福特等23家车企实现车联网领域合作,多达12款合作车型已经上市。
阿里的斑马智行更是推出MARS版本,将于2019年推向市场,该3.0版本新增AI场景引擎、车载K歌、AR辅助驾驶等十大功能,十分亮眼。
对比前两位,腾讯则相对低调,在车联网方面虽说动作频频,却也只是在“智能语音服务、场景化服务、内容服务、社交服务以及运营增值服务”等AI生态资源和连接能力上浅尝辄止,并未深入系统层面。
因此,单从落地层面来看,华为无疑落后不少。
5G技术,华为反超BAT的“大杀器”?
华为迈入车联网,真的很迟。
或许是车联网这块肥肉被前三个巨头“焖煮”多时,“肉香”四溢导致华为垂涎,按捺不住;又或许是华为深知已失先机,所以在等待一个“一朝入局、瞬时爆火”的契机。
直到2018年6月13日,华为才宣布正式进入车联网时代,发布“OceanConnectionV”平台,旨在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11月,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继北汽新能源、奥迪等公司的又一合作伙伴,华为提出依托自身在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优势助力合作伙伴实现智能网联转型。
此次合作中,华为的5G技术颇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都知道,近1年来整个互联网都在畅谈5G应用未来,而车联网作为连接车与人、数据、场景、云等,自然也离不开5G商用后会有怎样的发展的探讨。
5G下的车联网有什么显著特征呢?一句话表示就是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以及更加优越的通信质量。
例如时速为60km的汽车在50ms(毫秒)时延内将开出1m远,如果时延为1ms,则车辆移动距离仅为1.6cm,安全性大幅提升。
此外,基于5G网络,车联网V2V通信的最大传输距离大约为1000m,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中短暂、不连续的连接问题;而1Gbit/s 的高速链路数据速率,使车与车、车与移动终端之间在更高的时速下依然能保持通信质量(支持最大的行驶速度350 km/h的车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5G商用的优势点必对车联网的性能优化以及各板块融合提供更合适的契机。
可以说,如果牢牢抓住5G这块“多金”跳板,华为或许能造就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反超契机”,和BAT这些前辈们共分这块未来价值超16000亿元的 “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