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自动驾驶”居然还有这波操作!
7月20日中午11点多,在湖北宜昌兴山县湖南路,一辆无人驾驶的银色轿车一路飞奔,冲向道路中央......这时正在等候红灯的的士司机胡文刚,忽然听见路人呼救。他扭头一看,只见一辆轿车开着车门,从旁边呼啸而过。
说时迟那时快,胡文刚奋力推开车门,全力奔向失控车辆。车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胡文刚跑掉了双鞋,赤脚踏着40多度的地面,胡文刚跑得十分吃力。
与此同时,同样正在等候红灯的司机刘峰见状,便加大油门直闯红灯,企图用自己的车辆,将失控车辆拦停。好在两车相撞之前,胡文刚终于追上了轿车,一把拉开车门,跳进车里,把失控的轿车停了下来。

胡文刚介绍,他当时停在红绿灯路口等红灯,发现后方呼救,看到一辆轿车没有驾驶员,从他右侧冲过去,因为是下坡,失控轿车速度比较快,“当时什么都没想,就下去追那个车,大概追了30米,但还好,没有人员伤亡。”
胡文刚说,跑得时候鞋也跑掉了,“跑得时候还不觉得,往回走的时候感觉地上烫得要命。”
“当时追上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把后门关上后,上了前门,踩了脚刹,如果不追上去,车肯定要撞上绿化带。”胡文刚表示。
带来的启示
事实上,事故车辆虽然“无人驾驶”,但并非车内无人。
根据兴山县公安局民警解释,当时轿车司机将车停在路边,车内副驾驶坐着司机妻子,后排坐着其母亲和两个小孩。当时车主下车办事,不料汽车向下滑动,可能是因为车况不太好,据车主称是拉了手刹的,也可能是小朋友按动了手刹造成汽车向前滑行。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警醒。
首先,车辆一定要定期年检。驾驶虽然是依靠个人完成,但驾驶的本身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

所谓的社会行为,是指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细化到驾驶行为当中,是遵守共同的交通规则协调运行来保障交通流畅的群体活动。
年检能够保证行驶的车辆能有良好、稳定和安全的状态,避免“车况存在问题”等情况,有效减少安全隐患。
另外,当车上有小朋友时,切忌不要让小孩乱碰车上的按钮或设备,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该准备一套儿童安全座椅,不仅能防止速度太快导致儿童摔倒,也减少了儿童误触的可能性。

如果是不算太小的儿童,家长就应及时教育,让孩子懂得坐车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防止孩子因为一时调皮贪玩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