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沃“这9年”:久久为功,九九归一
10月7日,吉利控股集团传出重磅消息,吉利和沃尔沃正在探讨剥离各自发动机业务、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独立部门的可能性,使之成为开发下一代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新一代全球供应商。
虽然目前该项目还处在计划阶段,须双方达成合并意向并完成尽职调查之后落实,但从此项目的前景来看,两家达成协议只是时间问题。
对吉利而言,新业务单元将能够把共同研发与生产的动力总成和混动系统,搭载于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等多个汽车品牌,进一步强化多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
而对沃尔沃来说,该计划则能对其全面加速电动化进程产生极大助力。因此可以说,这是吉利收购沃尔沃9年之后,酝酿的又一个大动作。
在功夫汽车看来,在技术共享与“新四化”的大潮下,此举不仅令双方可通过规模化效应来削减成本,整合资源、团队及技术。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落实,也实现了当初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的设想,即“让吉利获更好技术”。
李书福的一盘大棋
如果要分析此次吉利和沃尔沃合并发动机业务的深层因素,那就得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源头开始追溯。
9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时,李书福就对未来汽车产业进行了预测。李书福坦言,“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到时,吉利生产的所有车都将是油电混合动力车。但凭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进度。”
因此收购沃尔沃,就成为必要选项。“收购沃尔沃于国于民有利,与吉利的梦想一致。”李书福说,“我的梦想是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中国车走遍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车走遍中国。”
通过收购沃尔沃,不仅让吉利拥有了一个豪华品牌,同时,通过逐步推进技术整合路线,也让吉利在整车制造水平与电动化领域有了长足进步。
在这9年时间里,吉利与沃尔沃汽车之间的技术合作关系,并非是“父与子”之间的拿来主义,更多的是像“兄弟”之间的互利共赢。
从2010年开始,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共同成立了“沃尔沃-吉利对话与合作委员会”,在此交流合作机制下,双方逐步开展在汽车制造、零部件采购、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2012年3月,吉利与沃尔沃达成技术转让协议,自此沃尔沃逐步向吉利转让其技术。同年12月,吉利汽车与沃尔沃签署了三份技术转让协议,包括GMC升级平台,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全系统和GX7安全革新技术。
例如吉利旗舰轿车博瑞,就是基于GMC平台延伸的KC平台生产的,其多项安全配置都是通过技术转让得来。
不仅如此,其外观是由沃尔沃前副总裁彼得·霍布里设计的,而底盘调校则是由沃尔沃供应商Lean Nova进行优化。
2013年2月,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了中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CEVT),其股权结构是隶属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并列。
在哥德堡工作的1500名员工中,约有500名来自中国,通过共同研发和交流,吉利集团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共享”的策略。例如领克和XC40共同使用的CMA模块化平台,即是CEVT的成果。
2017年8月,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又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
一是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双方股份各占一半,共同运营,相互传授共享各自的前沿技术(包括零部件联合采购和新一代新能源平台技术研发)。
二是领克汽车,该品牌由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吉利集团按5:3:2的股权结构共同成立。
而如今的发动机业务的整合计划,则是将双方在研发、生产、采购及运营方面的规模化效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李书福,9年间,他利用各种渠道吸收沃尔沃的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2010年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业绩屡创新高,资源整合、协同效应不断增强。
整合资源,全力转型“新四化”
当然,回归到当初李书福对于“新能源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的设想,发动机业务的整合计划也十分符合目前的“新四化”趋势。
沃尔沃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 · 塞缪尔森就表示,“混合动力汽车需要最优质的发动机。这一新业务单元将以规模化的成本优势,整合资源,团队及专业技术,打造领先的动力系统。”
从塞缪尔森的话语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整合资源,全力转型“新四化”将是沃尔沃未来10年的核心战略。
在他看来,沃尔沃这几年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已经向电气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沃尔沃汽车计划,到2025年左右,出售的所有车型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各占一半,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业务单元提供。
“沃尔沃很早就开始酝酿该计划,这一决定非常重要,关乎电气化未来的根本性重组”。塞缪尔森表示,因为能预见内燃机市场在未来不会有太大增长,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特别是在 “面对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之时”。
沃尔沃汽车认为,汽车行业的电气化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除了纯电动汽车,对高效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还将显著持续。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发动机业务的整合目的是能够专注其纯电动汽车业务的研发”,通过与吉利的技术共享,沃尔沃汽车得以从混合动力和传统燃油领域抽出身来,将更多精力和资源向纯电动板块倾斜。
虽然此次业务合并只提及了传统燃油和混合动力方面的“合体”,但未来,沃尔沃在纯电动领域的积淀,也将成为吉利纯电动系统竞争的核心。
2019年6月12日,吉利斥资1.88亿美元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而在此前,吉利已经和宁德时代就相关电池供应成立了合资公司。
多方布局电池供应,这说明了吉利在新能源方面的努力,也说明了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开发的必要性。
而通过共享技术以产生规模效应,毫无疑问已经是 “实现电动汽车转型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态上。
写在最后
李书福曾经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总结了三个目的:
其一,通过收购沃尔沃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打通了一个通道;
其二,对提升一个民族的品牌,让中国汽车立足于世界舞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其三,有利于中国的消费者。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个方面的成就无疑有目共睹。
如果说过去近十年,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已经形成了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双方核心技术资源融合,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那未来10年则是双方协力开拓新领域的全新阶段。
此番发动机业务的整合,或许仅仅只是双方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