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又获“救命钱”,由美国政府援助,是为了让他早日破产?
“垂死挣扎”的贾跃亭,又拿到了一笔“救命钱”。
4月20日,法拉第未来(下称“FF”)获得了美国薪酬保障计划916万美元的现金援助,约6500万人民币。
这个美国薪酬保障计划,本身是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免于裁员的资金计划。
据FF内部员工爆料称,FF此次获得的资金,是该项目单企业资金援助的上限。
显然,该笔援助对于濒临资金链断裂的FF而言,是一个超级利好。
而正在推进破产重组的贾跃亭,或许也暗自松了口气。
一、这笔援助,或将令贾跃亭加速“破产”
事实上,FF已是贾跃亭想要翻盘的唯一“救命稻草”。
但时至今日,FF仍然受制于资金问题。如何能再次获得资金,成了贾跃亭绞尽脑汁都想要解决的问题。
而破产重组计划,就是贾跃亭想出来的方案。
在贾跃亭的破产计划中,通过“强制捆绑”FF,一举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和FF的资金问题。
在此之前,他还有意无意的暗示FF有一笔8.5亿美元的融资“正在路上”,但由于提交了破产重组,新融资的谈判暂停了,投资人在等待他的个人破产重组完成。
按照贾跃亭的规划,融资到位后,9个月内FF的首款电动汽车FF91就可以实现量产交付,12至15个月内,FF可能实现上市。
但融资对象是谁?什么时候到账?这些都没有说明。
按照贾跃亭的说法,加速FF 8.5亿美金投资到账的唯一办法就是债权人同意其破产。
不难看出,贾跃亭试图将自己与FF进行深度捆绑,一边给缠身的债务和FF翻身纾难解套,一边给债权人们打好一个“连环套”。
同时,贾跃亭更在拼命营造一种“无钱可挪”的窘迫感,以顺利牵引出FF距离量产还有8.5亿美金的资金空缺。
对于债权人而言,当无康庄大道可走时,退而求其次是最好的选择。
换句话说,贾跃亭不直接还钱,债权人们也就别无选择,只能同意破产重组,将债务转嫁到他所持有的FF。
与此同时,此次FF获得美国政府的现金资助,似乎也释放了一个信号:FF在美国政府眼里仍有“价值”,还有机会获得后续融资。
这笔援助的背后意义,更在于能给贾跃亭一次“宣传机会”,进一步去说服债权人让其“破产”。
如若贾跃亭顺利完成破产重组的话,对于FF的下一步计划确实有重要意义。
2、量产车无法落地,那就“卖专利”?
虽然这笔资金援助的背后价值很大,但就数额而言,仅仅只够维持FF的基本运营罢了。
对于FF本身而言,后续面临的问题仍是如何缓解资金压力。
而近日,FF宣布全面开展开展B2B业务,引发了外界关于“FF将放弃整车业务”,并“转型为平台供应商”的猜测。
显然,FF在这个时候开辟B2B全新业务,或许就是想用手里的一批汽车技术专利来获取“外快”。
据了解,2018年,FF提交申请的专利技术就接近1500件,累计申请专利数量高达2000件。
在中美两国,它共获得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授权专利300件,涵盖了自动驾驶、车联网、三电系统、生产和制造等多个领域。
但这些专利,现在已经有点落后了。
如FF自主研发的充电设备,效率为200kW,而特斯拉已投入使用的充电站,功率已经可达到250kW。
在三电系统方面,FF拥有最大输出功率783kW三电机集成驱动系统,不过,竞争对手们也在这方面发力,据了解,国产荣威的一款车型,就采用了三电集成的方案。特斯拉即将推出的高性能版Model S,也将采取三电集成的方案。
FF的技术研发,丰收期是在2017年到2018年之间,这两年的动荡,让FF在研发上也几乎停滞。
换句话说,FF现在想要做技术输出,可没有多少车企愿意买单。
即使有人买单,对于量产迟到多年的FF来说,也只能称之为“苟活”罢了。
对于羸弱的FF来说,在强者环伺的全球新能源造车市场上,已然落后太多了。
3、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此次FF以接近美国薪酬保障计划资助上限的方式,拿到资金援助,是贾跃亭扭转困境的小小胜利。
但如若要谈“逆风翻盘”,贾跃亭未来也胜算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