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许下“承诺”,国产Model 3不再降价,但你敢相信吗?
在频繁调价之后,特斯拉终于许下不再降价的“承诺”。
近日,特斯拉在微博上表态“在7 月22 号补贴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制造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将保持为人民币344050 元 。”
对于特斯拉的这一纸声明,网友多回以调侃和嘲弄。
“补贴前后都是同样的价格,难道 7月22日之前买车的不配享受这个让利吗?”
“不降价就只能不提车了,这么着急下线交付,是又要让我们当一波韭菜?”
“你不买,我不买,价格还能降2万。”
今年以来,关于特斯拉的价格波动问题,已然引起多方争议,甚至引发车主集体上诉。
截至今日,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显示,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出现了多起诉讼,案由均为“买卖合同纠纷”,特斯拉销售公司均为被告。
一家作为原告的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这些案件为集体诉讼,“可能与降价有关”。
那么,面临多起诉讼,特斯拉的价格是否真的会就此“安分”一段时间?而特斯拉这则“保价声明”,可信度又有几成?
(1)特斯拉调价的背后缘由
2018年7月,马斯克公开表示,美国工厂已经实现每周5000辆Model 3的产能目标,当时距离Model 3在全球交付刚过去一年。
在完成产能爬坡后,Model 3的价格就再没有“安分”过。
自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底,Model 3价格调整6次,平均每两个月调整一次,其中以降价为主,全系车型最高降幅曾超40万。
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Model 3价格调整了6次,平均1个半月调整一次,4次为官方降价,全系车型最高降幅3.35万元。
不难看出,特斯拉此前的多次降价,都是由于受到政策及海外关税带来的成本影响,所以价格波动起伏大。
来到今年,特斯拉这种“价格摇摆”仍在持续,甚至在加剧。
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国产Model 3价格已经经历了先涨后降的两次调整。
4月23日,国家发布新能源最新补贴政策,国产Model 3标准版和长续航版的两款车型由于价格均超过30万,后续无法享受原有补贴金额。
政策发布第二天,两款车型的到手价分别上调4500元和5000元。
5月1日,特斯拉中国再次调价,将国产Model 3标准版售价下调到30万以内以享受补贴,由此到手价也回落为27.155万元。
显然,特斯拉只要成本有所变化,其主销车型Model 3就会随之变化。
而从整体趋势来看,Model 3一直在降价。
(2)国产Model 3再次降价的可能性有几成?
事实上,特斯拉的价格调整,是有其背后一套逻辑的。
首先,如果成本有所下降,特斯拉都会第一时间反映到终端价格上。
其次,无论是之前的进口Model3,还是国产后价格涨涨落落的Model3,全部都是标准续航版车型。
乃至于国产后,降价也是不包含长续航版本。
由此来看,特斯拉跟其他传统车企销售新车的思路是一样的——通过低配入门版车型拉低售价,进而走量或者占领市场份额。
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国内的国产Model3,更需要如此。
不过,虽然都是降价卖车,但特斯拉的“打法”又跟传统车企不太一样。
通常,传统车企的产品规划,就只有“造车”,然后“卖给消费者”。
但对于特斯拉而言,卖车只是开始。
在今年Q1财报的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FO表示:“特斯拉靠售卖“完全自动驾驶”软件包,收入就可以达到6亿美元。”
随着新功能的不断发布,该项服务将会成为撬动公司毛利率的一个重要杠杆。
显然,特斯拉是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再进行卖软件等附加服务赚钱。
而这种做法,更像一个互联网企业。
包括苹果最近推出的SE版本,华为的荣耀版本,还有阿里推动快递行业降价等等,其本质上都是跟特斯拉一个商业逻辑——先占有市场,再让市场继续为你买单。
举个例子,手机的硬件设备会越来越便宜,但是实现更多功能和价格的软件和app将会越来越贵。
所以你看,降价到27多点的标准续航版Model3,要什么没什么,更别提自动驾驶包这种“灵魂级”的配置。
如今,想要配成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特斯拉,Model3的落地价或许要奔着40万去了。
由此,只要特斯拉拥有一定的保有量,未来可以赚取的利润点会超乎想象。
换句话说,特斯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降价是一定的。
同时,只要成本允许,特斯拉很可能还会通过持续降价来“收割”市场。
(3)写在最后
在当下特斯拉不断推进国产化背景下,无论是从成本还是市场竞争角度考虑,通过降低售价进一步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将优势扩大,才是正确之举。
由此可以预想,特斯拉的调价还将继续。
毕竟,能够拥有价格这把“刀”,谁还不把别人的路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