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刺激汽车消费,车企的各位大佬,可真操碎了心
因疫情推迟了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终于在昨天下午揭开帷幕。
有人说,2020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两会就有多么不平凡。
于是对“后疫情时代”的车市,如何刺激汽车消费,成了汽车界代表提案的一大主旋律。
“汽车税改”,是各位车企大佬提出的一大关键词。
例如,继去年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联名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关于规范汽车改装行业 推动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的建议》之后,这两位民营车企大佬今年则聚焦在车辆购置税的改革上。
李书福提议,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为50%:50%。同时,建议将调整后的车辆购置税地方财政收入适当比例用于汽车企业新技术研发以及促进汽车消费。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3498亿人民币。按比例测算,此举全年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700多亿人民币。
然而,有分析师却表示该项税费改革要实行的难度较大,毕竟会有可能滋生地方政府保护主义,而且综合目前各地在疫情之后出台的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来看,有关购置税方面的政策却一直“难产”。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两位代表,则提出了另外一番建议。
陈虹倡言,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阶段性放宽公积金可提取的用途范围,除购房、租房外,将购车等其它家庭重大开支纳入可提取范围。
而曾庆洪则聚焦在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加大汽车下乡支持力度以及大力发展二手车交易市场,积极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上。
看来,各位汽车大佬都为消费者买车“操碎”了心。毕竟目前各地限购陆续松绑,机会是要抓紧了。
最近,天津宣布新增3.5万个汽车牌照,使得2020年总牌照数为13.5万。加上此前广东、上海、杭州、深圳、海南等限购地区,除了贵阳直接取消限购政策外,目前整个限购城市群2020年的牌照数总量达到了近100万。
有媒体估计,这将为今年整个汽车市场带来约3%左右的增量。不过,目前还剩下北京还没出台相关松绑限购的政策。
除了“汽车税改”,“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代表们提案的第二大关键词。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以及合众新能源汽车董事长方运舟等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自献言献策。
其中,徐和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技术成本拐点尚未到来、市场驱动暂且乏力、产业链风险持续攀升的客观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尽管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仅出现了一次,但事实上政府对其支持的力度并没有减弱。
有媒体报道,此次两会新能源车型比例将增加到全部上会车辆的10%左右。其中,北京代表团的所有用车,无论大车还是小车,100%都采用了新能源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车型中,除了北汽和红旗,吉利的新能源汽车本次也作为中国品牌的标签出现在其中。这背后实则也折射出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形势。
而这一战火最近已“烧”到电池领域。
在比亚迪刀片电池以及后续广汽宣布石墨烯电池取得突破之后,蜂巢能源本周推出的可量产的无钴电池,宣称续航最高能达880km。
据传,蜂巢能源此次推出的NMX无钴电池,比特斯拉即将在“电池日”上带来的无钴电池还快了一步。
事实上,镍锰体系无钴电池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做,例如宁德时代。但目前有关这体系电池的最佳方案仍在摸索,而蜂巢能源只是早了大家一步。
不过,具体这款电池的实际续航表现,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看到。而根据近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5批)》,磷酸铁锂电池似乎有“占C位”之势。
在第5批推荐目录中,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共186款,占全部车型的76.5%。而在第3批和第4批中,这一数字分别为56%和72%,可见磷酸铁锂占比呈递增趋势。
不知道是不是又到了电动车自燃的“高发季”还是其他原因,目前国内对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正引发越来越大规模的关注。
加上近期一台理想ONE与Aion S的起火事故,再度让公众视野聚焦纯电动车安全。
目前国家政策由过去单纯追求续航里程转向电池安全的大趋势几乎已成必然。而最近政策要求电动车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对三元锂电池可谓出了一道大难题。
可以确定的是,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至少在续航短、价格低的中低端车型领域将会重受追捧。
可以说,这一周,大家都为汽车业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