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给!从BEIJING-X7首秀之美,窥探北汽焕新之气势
距离早前那场信息量巨大的“10分钟发布会”仅过了10天,BEIJING-X7的云端首秀接踵而至,北汽集团的全新开局揭开序幕。
这台轴距长达2800mm的中型SUV,10万-15万元的预售区间,颇为吸睛,相当给力。
在功夫汽车看来,作为BEIJING汽车首款全新车型,BEIJING-X7更是彰显出北汽自主品牌的“求变”决心与信心。
“品牌焕新,三力进阶,改革破局”,是北汽集团2020的工作重点。
从“BEIJING汽车”的确立,到如今BEIJING-X7的推出,在这场被疫情加速的行业淘汰赛中,北汽集团也正努力以创新向上挺进。
值得一提的是,BEIJING-X7是BEIJING汽车研发3.0时代的首款产品,与北汽2.0时代的BEIJING-U7和BEIJING-X5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正如其品牌焕新所提出的那句广告语——“美好,从BEIJING汽车开驶”,这款全新的BEIJING-X7会引领北京品牌步入怎么样的全新阶段?
(1)从2.0驶入3.0,BEIJING-X7新在哪里?
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宏良看来,BEIJING-X7是一款从开发、设计、研发、制造到每一个零部件的交付做到极致的好车。
为此,BEIJING-X7在设计、空间、智能、安全上都务必达到出厂的严苛要求。
除了采用BEIJING汽车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大都致美,诞生于BMFA(BEIJING Modular Functional Architecture)魔方架构平台的BEIJING-X7,北汽亦寄望能赋予其全生命周期的竞争力。
该架构平台的推出,北京汽车也在试图扭转消费者心中对其品牌的固有印象。
毕竟从1.0绅宝时代到如今拥有正向研发能力的3.0时代,北汽也在思考如何为旗下的新车型逐步建立BEIJING汽车技术DNA。
这个拥有柔性拓展、深度融合、极致工程和智能架构四大特征的BMFA自然是其中一环。
作为北汽自主乘用车未来的核心平台,其柔性拓展能力不仅赋予了BEIJING-X7长达2800mm的同级最长轴距,而且未来还能在该平台上演变出EV、PHEV、HEV等多种动力系统的车型。
更为重要的是,BMFA对智能网联、车联网生态圈与软件生态平台全面整合,也为BEIJING-X7带来了出色的用车智能体验。
FACE ID智慧视觉系统、沉浸式三屏联动交互系统、全触控方向盘、AR全息实景导航、APA一键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L2级自动驾驶全程护航、360随动3D全景影像以及BSD高清盲区影像监测系统……
虽然这些智能科技配置,我们都已见惯不怪,但BEIJING汽车此次将多样化、高智能化的数十种智能科技,融入一车之中的努力,值得点赞。
(2)没有退路的品牌向上
适逢两会举行期间,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加速行业淘汰赛,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质头部车企集中。”
在他看来,中国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只有不断苦练内功,专注创新。
毫无疑问,BEIJING-X7的推出着实让业界眼前一亮,也感受到BEIJING汽车意欲改革求生的强烈愿望。
数据显示,北京品牌2019年的一共售出了16.7万辆汽车,虽然较2018年有所增长,但距离品牌的鼎盛时期仍有着一段距离,更遑论与吉利、长安、长城这些中国品牌的差距。
徐和谊深谙,极力打造北汽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占率的同时,尽快扭转“合资反哺自主”的现状才是眼下要任。
最近,随着“BEIJING品牌”转为“BEIJING汽车”,加上“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徐和谊主导这场北汽整合大戏正步入高潮。
在北汽新能源与北京汽车现有的两家营销公司进行整合后,BEIJING汽车将形成700家以上的庞大渠道体系,成为拥有最全渠道布局的自主品牌之一。这也让BEIJING汽车未来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根据北汽集团今年年初发布的以“北京”和“BEIJING”为核心的“大北京”品牌战略,徐和谊表示,“大北京”品牌到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50万辆,2030年的销量目标为100万辆。
由此可见,本次压在BEIJING-X7身上的压力并不小。但通过差异化的定价和配置策略,相信X7能在眼下竞争激烈的SUV市场取得一定份额。
(3)功夫拍案
综合BEIJING-X7的配置和预售价格来看,该车型着实有着成为“爆款”的潜力。而目前相对并无太大亮点的北汽自主板块来说,X7的加入也有望成为“破局者”。
虽说目前中国品牌的竞争已相当激烈,但随着北汽内部改革的持续推进,相信徐和谊的这场“整合”最终能为其带来实际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