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长城真到了“生死时刻”了吗?魏建军到底想“贩卖”什么?

功夫汽车 谭力峰 2020-07-16
6323

魏建军又一次站在了镁光灯下。

7月1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将其造车三十载的感悟,浓缩到一条时长仅3分钟的微电影里,试图引发业界来对长城汽车的未来进行一场“生死思辨”。

回想对上一次出现在镜头前的魏建军,是在三年前WEY品牌发布会上播的那支《WEY前行者》影片中。

虽然两支影片的主题不同,但背后传递的思想,似乎有着高度的一致——那就是在市场愈发巨大的危机感之下,长城必须求变的决心。

从赌上姓氏创办WEY,到如今发出“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灵魂般的拷问,“魏建军”如今已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一个“独特”的存在。

挥洒三十年青春建立起如今这个年销百万辆的汽车王国,魏建军无疑是成功的。

然而,在企业的三十周年庆典上,魏建军却不谈庆祝,不谈成就,更不谈前途,而是抛出一个答案“开放”的问题。

诚然,长城能不能挺过明年,市场和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

我们更应关心的,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推向镁光灯之下的魏建军,正试图向外界输出什么?对于长城汽车的现状和未来,魏建军求变的动力又在哪里?

1、长城真到了“生死时刻”了吗?

就在魏建军这支视频发布的前几天,长城汽车刚刚公布了其上半年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一共售出了39.5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9.95%。除了哈弗H9和M6两款车型能够实现同比增长之外,今年上半年长城旗下每款车型的销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今年上半年销量有着同比43.18%下滑的WEY品牌,是长城汽车旗下跌幅最大的子品牌。

长城汽车的上半年表现,无疑与魏建军此时喊出“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形成鲜明对照。

与此同时,伴随全球性经济下行危机与逆全球化趋势,长城汽车既定的全球化之路也充满着变数和挑战。

那么,诚如魏建军所言,“命悬一线”的长城汽车到底出路在哪?

尽管魏建军在这条短短3分钟的视频里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魏建军在片中流露出的危机意识,似乎已为长城汽车的下半场抹上了“底色”。

危机之下,影片中那个眼神坚定的魏建军并不害怕。

毕竟回顾长城汽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争议”与“偏执”始终萦绕在长城和魏建军的头上。

无论是被指过于依赖SUV“偏科”,还是新能源战略发展滞后,甚至早前“军事化管理”惹来的种种非议,作为一家民营汽车企业,长城汽车正是因为“试错”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于是,选择“不回头,向前看”的魏建军,或许正酝酿着一场“颠覆”行业规则的“风暴”。

2、接下来,从输出产品到输出价值观?

当下,中国品牌如何实现全球化,是每家企业掌舵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比亚迪,企业全球化路径的比拼,实则也是企业家全球化视野的比拼。因为如果中国企业要成为值得尊敬的全球化企业,就必须慎重管理自己的形象和品牌。

“(长城汽车)走向全球的,将不仅是产品,不仅是价值,更是新的价值观!”魏建军在影片中坚定地说道。

毫无疑问,输出价值观的最佳载体,是人。这想必也是魏建军近年来频频出现了镜头前的原因。

事实上,在百年汽车产业变革之际,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如今特斯拉的成功已然大众、丰田等一众传统汽车巨头倍感压力。诚然,特斯拉的热销一方面除了其出色的“软实力”,另一方面是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对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力。

年轻一代消费者现在似乎已对就这样摆在面前的冷冰冰汽车产品逐渐失去兴趣,他们似乎更愿意为产品背后的品牌价值观作出最终的购买决定。

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现阶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此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尝试。

事实上,通过魏建军早前聘用蔚来汽车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就能窥见其对长城汽车未来发展路线的变化。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最近曝光的“哈弗大狗”和“欧拉白猫”,也折射出以往给人以“硬朗”印象的长城,如今正尝试变“软”。

或者,在接下来7月20日的发布会上,我们将会率先看到长城汽车“由死向生”迈出的第一步。

3、功夫拍案

这支视频中的魏建军仍看不出一丝白发,但脸上的皱纹似乎已埋下了这些年来有关造车的辛酸。

不过三十载造车路上的摸索,魏建军已然凝练出一套极具鲜明个人特色的造车哲学。

这是长城汽车的“过去”和“现在”,也将是长城汽车的“未来”。

尤其迈入由软件驱动的全新汽车时代,长城汽车的生死能够“越辩越明”吗?我们拭目以待。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粤ICP备18130567号-1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