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用来“镀金”的海外中心,现在还好吗?
海外分部,一直是国内车企打响名号的“镀金名片”。
近几年,以广汽、上汽、北汽等为首的传统车企,杀向海外,纷纷在不同国家设立了海外基地。
即使是蔚来、小鹏等知名造车新势力,在成立早期都宣布设有海外研发中心。
事实上,海外团队人员薪酬通常是国内的两到三倍。
支撑一个分部的海外团队,对于车企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成本开支。
也因此,车企“海外中心”的存在必要性,也时常引起了外界的争论。
有人提到,这些海外中心,能够起到笼络当地高端人才,同时实现“弯道超车”的最终目的。
也有人提到,海外中心成本高且沟通效率低,只是各家车企昂贵的宣传“噱头”罢了,并无太大的实质作用。
那么,车企当初那些声势恢宏的“海外中心”,如今都怎么样了呢?而“国际化”这条路,到底好走吗?
1、濒临绝境,倒闭在即
2020年,毫无疑问是车企海外基地的“倒闭大年”。
这其中,传出消息的就有拜腾、博郡、金康新能源三家,均是造车新势力。
譬如拜腾,在6月中旬,便宣布美国与德国的两大办公室关闭,目前仅有10余个工作岗位。
相比于拜腾还能站出来“光明正大”的宣布关闭,博郡和金康新能源方面则更多是“小道消息”。
自从博郡5月被爆出欠薪等问题后,接连有人爆出其北美研发中心员工“停薪留职”、办公室停摆等消息。
此外,金康新能源也从去年年底开始,多次传出消息其美国的研发中心已停滞近一年多。
事实上,海外中心关闭,这基本意味着车企的资金链已面临极大问题。
而造车新势力为了“台面好看”,在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时,更多是以“掩盖”为主。
就如博郡的欠薪事件,在早期被爆出之际,一直以拒不承认的口吻对外。
直到员工集体抗议乃至于视频爆出,博郡方在压力之下承认欠薪问题。
或许,对于海外中心关闭的这种影响资金运营的“丑闻”,也没几家车企能像拜腾这般“摆上台面”说得清清楚楚,更多时候能少丢脸就少丢脸。
2、无声无息,销声匿迹
相比起上面这些还有些许消息传出的车企,更多资金紧张的造车新势力,其海外基地更是几近于“音讯全无”。
譬如爱驰汽车、奇点汽车和游侠汽车。
去年9月,爱驰汽车宣布在德国设立了电动跑车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后来一直没有下文。
“跳票王”奇点汽车,在美国硅谷和日本的宇都宫都设有研发中心,但是自建立之日发出新闻稿之后,便毫无消息。
而不止于其海外基地,甚至就连奇点汽车本身的产品和公司运营情况,也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传出。
此外,“第一代造车新势力”游侠汽车,早期也在伦敦设立研发中心。
但此后,其也一直面临“落地难”的问题,至今仍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
网上也有消息爆出,游侠汽车存在研发不实、工厂停摆、大幅裁员、拖欠工资等情况。
考虑到游侠汽车过往的“前科”,让人很难不相信消息的真实性。
从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资金状况来看,它们在维持自身运营便已竭尽全力,而海外基地更大可能是“难以为继”。
3、正常运转,波澜不惊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海外研发中心的“一地鸡毛”而言,传统车企的海外研发基地能够时常传出“好消息”,也更像是在好好“活着”。
“买买买大王”吉利,最近便传出在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等地相继建有研发设计中心。
据资料显示,其内技术人员已超过2万人,在规模上已然与国际主流车企不相上下。
而长城汽车,也在近日宣布已经形成了“七国十地”的研发格局,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和韩国均设有海外研发中心。
还有广汽,在洛杉矶、硅谷、底特律的和哥德堡的研发中心也时常传出消息。
显然,相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底蕴深厚”的传统车企实力更强,因而海外研发中心的运营情况也表现得更好。
4、功夫拍案
我们常说,成人的世界里,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对于车企而言,同样如此。
事实上,在造车新势力资金紧张之际,最先“开刀”的,一般都是海外部门。
譬如去年,在蔚来现金流十分紧张之际,最早公布出来的消息便是海外裁员,同时关闭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办公室。
再如拜腾,在公布停摆之前,便被曝出海外裁员计划,甚至直接解散硅谷基地。
换言之, 对于这群“进攻国外”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在当下疫情席卷的情况下,海外基地已成“累赘”,无论对其本身,抑或是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相对而言,传统车企资金实力更足,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才能“撑起”海外中心的正常运转。
不可否认,海外中心确实可以让车企快速感知到全球行业、市场关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方向,更为直接的是可能带来销量和品牌形象的提升。
但海外基地虽好,在当下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更应时刻“自我审视”,切断拖累步伐的“枷锁”,集中精力发挥优势,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