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品,你细品,马斯克是不是老美的又一个“造神”产物?
9月23日凌晨,特斯拉“电池日”紧接着年度股东大会之后举行。网上热度很高,话题也非常劲爆。2020年的“Battery Day”,似乎补齐了特斯拉又一块短板。是的,特斯拉要开始自研电池了,并且还有更多其他的黑科技将问世,马斯克的拥垒们也非常欢欣鼓舞。
然而现实则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在发展,“电池日”当天,特斯拉的股票就下挫了5.6%,合作伙伴松下和LG化学也随之下跌,连带着中国的整个新能源板块也是一片绿。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功夫汽车给大家解读一下。
1、黑科技不黑,多是炒冷饭
特斯拉在“电池日”里提了4个关键的点,这也是他们认为将影响未来的电池产业的一环。这4个点分别是,无钴电池,无级耳电池,硅纳米线,以及车电结合提高电池效率。
今年2月份,特斯拉宣布将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无钴电池”,一时间钴业三巨头股价纷纷下跌。在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里,钴的成本是最高的,不仅特斯拉,绝大多数新能源电池厂商,都是致力于降低动力电池中的钴的含量。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在动力电池中彻底移除钴元素,将可以降低 15% 的正极材料成本,这个效果还是非常诱人的。
因此特斯拉宣布这一消息之后,股价迅速大涨,原因是投资人认为这一技术将对动力电池的成本下降大有利好。
而“电池日”的材料里,马斯克只表示会继续使用不同的正极材料,这其中包括镍+锰、磷酸铁锂等等组,根本没有提无钴的事。当然,可能有人硬杠,马斯克只是没提,不代表特斯拉就没有。但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有这么重大的突破不提,有可能吗?
在“电池日”里,特斯拉大篇幅宣传了全新的“无级耳”电池,声称内阻超低、成本超低、并且能量密度更大,将又一次改变世界。传统电池的两端正负极凸出的部分被称为“极耳”,在动力电池领域极耳其实是一种累赘,非常影响布置。
根据特斯拉的无极耳专利来看,是在电池端面涂导电材料,并直接专门设计的盖板连接。“无级耳电池”也并非真的没有极耳,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把整个集流体尾部当成极耳。
特斯拉声称这个技术是自己首创,但实际上国内早在2006年就有相应的专利了,安靠电源、银隆新能源这些企业老早就有类似的专利,包括宁德时代最近也进行了相关的专利申报。说白了,就这么个东西,真当别人都没想过?
至于其他的,比如将用硅纳米线作为负极材料,这也是试验室里早有的课题,短期内根本没法量产。
还有大肆宣扬的车电结合,基于纯电平台结构优化,这难道不是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做的吗?成本减少 55%,占用空间减少 35%,续航提升14% ,看着非常厉害,拜托,真有这么牛为啥现在不实施呢,特斯拉在等什么呢?
总体而言,特斯拉的“电池日”展示,都是噱头居多,主题全是未来怎么怎么样。所宣扬的一些新技术,要么没法实施,要么就是利用公众的信息差炒冷饭,但一通媒体通稿轰炸,似乎是又要改变世界了。不过股市倒是很诚实,不仅自己股价大跌,连带着合作伙伴和全行业也受影响。
2、马斯克到底有没有那么神?
不可否认,特斯拉确实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技术也不局限于汽车行业,他们还可以发射火箭,甚至还有太阳能电力利用规划。但回归到产品上,特斯拉真的有那么优秀吗?
首先从电动车最本源的东西,也就是这次特斯拉大肆宣扬的电池谈起。目前特斯拉标准版本的续航是445km,长续航版本的续航是668km。小鹏P7的超长续航版本的续航可以达到706km,这还是在比特斯拉大一圈,重接近200kg的情况下的成绩。
特斯拉特别喜欢宣传自己的BMS(电池管理)技术,它们把一堆18650标准电池串在一起,属于动力电池界的创举。拜托,你因此续航更强了吗?没有,更安全了吗?也没有。那这个技术是强在哪?而且“电池日”里特斯拉还表示,将放弃18650,嗯,其实就是把5号电池变成1号电池来串,这又是黑科技了?
还有特斯拉一直宣传的性能,Model 3也完全跑不过比亚迪汉,这还是在汉大了一大圈的基础上。
自动驾驶就更不用说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国际上根本排不上号,跟谷歌、通用甚至百度比都差了一截。唯一强的地方就在于“敢用”、“敢喊”,刚入华就声称自己掌握了自动驾驶技术,结果导致一大堆事故。
从Model 3整个完成度来说,续航一般,性能一般,自动驾驶技术不可靠,还时不时出现刹车失灵之类的,做工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算是汽车工业的底线了。就这,天天吹马斯克有多神,真的不合适。
马斯克还表示 2.5 万美元的特斯拉即将出现,这个功夫汽车丝毫不怀疑,但能不能先把30万的Model 3做好再说。不停地吹气球固然可以取得很大的关注度,这也是马斯克的厉害之处,但对于买车的人来说,这就不好说了。早期的Model 3车主早就开始自嘲韭菜了,新车落地没一年跌价40%,这搁谁受得了。
3、“造神”,老美的一贯套路
功夫汽车有个朋友,疯狂崇拜马斯克,坚信他是那个会改变未来的人。上次和他聊起来,他说,马云、雷军这些人虽然也很牛,但真和马斯克比起来,那还是差了点意思。
其实不是雷军们差了点意思,归根到底,还是中国这个国家没有那么牛,所以在这片土壤上,暂时生长不出马斯克这样的人。
马斯克牛在哪呢?纵观马斯克的发迹史,基本上是一路绿灯。从零开始造车,却从来没被通用、福特这些巨头打压。出了一大堆问题,却几乎没啥负面影响,还成为了中国唯一拥有独资工厂的国外车企,这些都不是单纯有钱,有人投资就能做到的。
一大批美国的富人、政要们为他站台,吹捧特斯拉,甚至已经成为美国人的政治正确。比尔盖茨说了句,保时捷Taycan非常酷,我很喜欢,看不上特斯拉,就几乎被美国媒体描绘成邪恶的代名词。
说到底,美国汽车式微多年,根本竞争不过丰田、大众,太需要一个全新的形象站出来了。所以他犯再多的错误,出再多的问题,甚至说出对新冠的恐慌是愚蠢的这种话,也依然能被原谅。
我们的民族自信暂时还达不到那一步,前不久曹德旺先生提了一台汉EV,他也是国内少有的极具民族气节的名人了。而我们大多数的企业家、明星、政要,还真不敢像老美们那样直接站队。
4、功夫拍案
马斯克很大程度是美国“造神”的结果,他本人当然很厉害,但本质上讲,还是美国这个国家厉害,它不仅有着最丰富的资源,最大的执行能力,还有着最强的舆论影响力。
对于他们能够通过资源运作打垮的对手,美国向来毫不留情。而打不垮的,比如阿尔斯通、大众、华为、字节跳动,则会通过耍流氓的方式打压,相信随着这两年中美摩擦越来越激烈,大家会更多地看到。
马斯克有一些创新,但说到底,他电池日宣传的这些东西,比如车电结合,比如超级电池,比亚迪早就在做了,而且比他做的更好,至少Model 3的电池也没有比汉的好。但比亚迪做的这些,我们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这才是马斯克真正厉害的地方。
就好比苹果出个早被很多厂商玩过的指纹识别,出个土豪金配色,都能成为爆款。而国内厂商很多极具颠覆性的设计,却少有人买单,当然,这个现象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