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造车新势力销量大PK:量产之争落定,技术之争开启

功夫汽车 李鹏发 2021-01-07
8231

熬过2020,造车新势力终见“柳暗花明”。

据官方数据显示,蔚来2020年累计交付43,728辆,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7,041辆,理想累计交付32,624辆,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增长。

在此之后,威马汽车则是以22495辆领衔第二阵营,哪吒汽车15091辆,零跑汽车11391辆。

值得一提的是,除威马以外,另外五家造车新势力都在今年实现了同比超100%的增长。

事实上,早在年初, 因疫情黑天鹅以及特斯拉国产的影响,业内便有不少声音唱衰造车新势力。

拜腾、博郡、赛麟、前途、长江等车企的相继爆雷,更给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然而,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造车新势力却并未如大家预期的江河日下,而是迎来“翻番式”增长。

同时,在特斯拉的“降价打法”以及传统车企的“转身追击”间,造车新势力不仅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路线,更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拥有愈发强盛的话语权。

(1)锚定差异化,造车新势力形成“分水岭”

如果要说2020年最亮眼的造车新势是谁,那无疑是蔚来汽车。

从1月到12月,蔚来的销量就是一条肉眼可见的上升线,稳步增长。

同时,最后的12月,蔚来销量更是达到7007辆,环比增长32.4%,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且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翻番。

要知道,蔚来的三款在售车型平均价都在40万元以上,却依然能取得销量冠军,这份荣誉的分量毋庸置疑。

在蔚来之后,则是理想。

凭借理想ONE这唯一一款车型,理想不仅在去年拿下32624辆的成绩,更是夺得造车新势力销量榜第二的坐席,可谓绝无仅有。

而凭借G3和P7这两款车型的出色表现,小鹏汽车则是以27041辆的累计销量夺得第三,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12%。

总的来说,蔚来领跑、理想紧随、小鹏伺机超越,齐聚美股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形成了较为坚固的三强格局。

与头部三家相比,曾经也是“准一线”的威马汽车在2020年的表现则稍逊一筹。

在大多数车企都开始起势的下半年,威马的销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12月甚至出现了环比14.2%的下滑。缺乏主力支撑车型,是其销量上冲乏力的主要原因,而这也将为其接下来发展埋下隐患。

不过,威马2020全年累计销量22495辆,同比增长仍达33.3%。

威马之后,则是合众汽车。随着哪吒V的上市,哪吒汽车2020年全年销量达15,091辆,同比增长51%。

目前,哪吒汽车也是除蔚来之外,旗下拥有三款量产车型的造车新势力。

最后一位则是零跑汽车。零跑汽车2020年累计销量为11391辆,其中核心车型T03销量为10266辆,支撑起了该品牌全年的销量。

总而言之,造车新势力凭借差异化细分市场定位,在2020年基本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同。

当然,在一片“创新高”和“同比增长”的欢呼中,造车新势力们即将迎来的外部挑战也很严峻,赛道内的新选手持续增多。

(2)特斯拉=“灭顶之灾”?

伴随着2021年到来,造车新势力进入新产品周期,也将面临以大众、丰田以及BBA等品牌为主的传统车企,更将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首当其冲的对手,便是特斯拉。

今年1月,伴随着Model Y的降价上市,网上掀起一波对造车新势力前景的悲观论调。

然而,精选君认为,特斯拉开启价格战,对造车新势力并非全然“噩耗”。

首先,特斯拉从来就不是“完美”的电动汽车品牌,否则无需如此大幅度降价。

特斯拉一直都有软肋。产能永远跟不上销量为人诟病,“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服务”的售后模式也并不值得标榜。

更何况,马斯克的个人风格深深地刻在了特斯拉的基因里。在马斯克看来,消费者愿意为了早点提车,是可以“忽视”车辆的质量问题,更导致特斯拉上上下下都弥漫着“重产量轻质量”的理念。

其次,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永远没人可以“独占”,任何一家企业做好自己都有出头之日。

目前,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们在同时做同样的事情:扩展市场。这不仅仅是拓展自家产品的市场,更有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特斯拉降价打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短期内竞争加剧,但竞争会带来市场活力。

毕竟,造车新势力们“不降价”的统一口径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这种竞争并不会对其他新能源车企造成无法扭转的伤害,反而会促使各家企业“苦练内功”。

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采取“持之以恒的降价策略”,所实现的客观结果必然是目标人群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向下跨越,等于是主动让出了部分高端市场。

显然,特斯拉用了几年时间所做的市场教育,将在量产能力难以企及的部分空白中,给其他造车新势力留出增长的空间。

当然,只要产品站得住。

(3)写在最后

从销量来看,新的格局在大洗牌中逐渐成型,造车新势力的2020年“量产之争”基本尘埃落定。

但竞争远未到终结的时候,提升车辆品质仍是造车新势力必须面对的一场持久战。而在造车之外,造车新势力的战场往充电设施、自动驾驶等领域蔓延,下半场的技术之争已开启。

造车新势力谁能笑到最后,不由当下决定。

但即将到来的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注定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粤ICP备18130567号-1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