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下海口”的黄宏生,下一个“灰头土脸”的董明珠?!
又一个家电巨头跨界开启了“造车梦”。
4月27日下午,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正式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并喊出了嘹亮的口号。
“未来十年,创维汽车将成为世界十强汽车品牌。”
乍一看,创维似乎来势汹汹。
只不过,在美的、格力等一大堆家电跨界巨头相继折戟之际,创维的口号似乎颇有一丝“不切实际”的意味。
近几个月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巨头纷纷入局,不少互联网企业也争先恐后。在此之外,市场还有一系列扎根更深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岚图、极氪等…
对于创维来说,在四面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加入“造车大战”,生存压力已然巨大,还谈何杀入“世界十强”?
而天美汽车的“惨淡开局”在前,创维只不过是改了名字,就能够实现黄宏生的“造车梦”了吗?或许不尽然。
(1)彩电大王的“造车梦”
事实上,“彩电大王”黄宏生算不上完全的“门外汉”。
相比格力董明珠、小米雷军,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2010年,黄宏生便出资成立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自主研发了新能源客车的“三电”核心技术,在2017年获批乘用车准入资质。
或许是近十年间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努力,让黄宏生在造车这件事上颇有心得。随后,自信满满的黄宏生,开始杀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2019年,黄宏生再度成立天美汽车,并且推出了首款车型ET5,定位于纯电中型SUV。
然而,其第一款量产车型天美ET5上市半年,最终月销量也只不过是几百台。
同时,其毫无亮点的技术水平和不疼不痒的老套传播形式,更是无法激起大众对ET5的丝毫兴趣。
从开沃集团到天美汽车,是黄宏生“造车梦”的一次破灭。而今的创维汽车,也算是黄宏生“造车梦”的另一种开始。
(2)黄宏生,只不过是另一个董明珠?
“做天美汽车一开始就投了100个亿,如果不够的话,就再投100个亿好了。”这是黄宏生在天美时说过的一句话,言语中也不难看出黄老板的豪气程度。
如今,从天美到创维,黄老板依然是舍得花钱的。只不过,在“造车”这件事上,钱也并不是万能的。
功夫汽车认为,黄宏生或许在新能源客车上经验老到,但在打造新能源乘用车上却是完全的“新手”。
同时,黄宏生跟同为家电行业的董明珠造车路径相似,也犯了同样的毛病。
从产品来看,黄宏生的创维和董明珠的银隆两者最大区别,只不过是受众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譬如,格力加持下的银隆车型和配置较为一般,因此一经推出就被诟病。
如今的创维,虽然价位对标小鹏和威马,但在产品技术端和营销端也并无任何“闪光点”。
可以说,对于造车,这两位大佬似乎并不那么缺钱,但在“为什么要造车”、“如何造车”这些问题上并没有想明白。
毕竟,跨界造车,钱只是“1”,后面还要很多“0”。
新玩家要么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痛点,要么有颠覆性产品,要么是营销上有亮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创维也如此前的格力那般,并没有构筑长期竞争的“商业壁垒”。
可以说,黄宏生也和董明珠一样,都只看到了造车风口,却没有想好“怎么造车”这个问题就贸然进场。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有董明珠的“前车之鉴”,即使黄宏生“二进宫”以创维下场,也不过是同样的结局罢了。
(3)功夫拍案
不可否认,风口当前,未来跃跃欲试要入局的玩家可能只多不少。
昨天,就有消息传出OPPO集团的造车事项。与小米一样,OPPO造车计划的推动者也是创始人陈明永。
看得出来,在跨界造车“内卷化”的当下,黄宏生和创维只是“跨界造车”的其中一员,也是其中优势不显的一个。
就如央视所说,虽然新能源汽车冠以“新”字,但在基础研发、核心技术上精耕细作、创新突破、久久为功的硬道理是颠扑不破的。
而诸如创维等跨界公司梦想着“换道超车”无可厚非,但中途“翻车”也是大多数的结局。
因而,来势汹汹的黄宏生和创维,如若后续没有产品或者营销上的突破,也不过会像此前董明珠的银隆那般,直接“翻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