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功夫汽车 关乐恒 2021-11-27
34434

高阶自动驾驶,正离我们越来越近。为了抢占这块行业必争的技术高地,各大品牌都在拼命地“内卷”。

一方面,小鹏P5、蔚来E7、极狐阿尔法S、智己L7等首批搭载激光雷达,拥有一定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进入交付“倒计时”。另一方面,也有搭载4个激光的品牌,企图将激光雷达的“军备竞赛”引向“以数量取胜”的方向。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些搭载第一代激光雷达的车型还未交付之际,搭载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的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已经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这表明了,埃安7月官宣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即将实现量产落地。

“行业还没能交付第一代,埃安已经进化到第二代”,让人不得不感叹军备竞赛的激烈。

那么,这场围绕激光雷达的“军备竞赛”,谁能赢得关键的“胜负手”?我们还得从高阶自动驾驶的实现方式,以及激光雷达的特点谈起。

(1)没有二代激光雷达,不要谈高阶自动驾驶

众所周知,实现自动驾驶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感知、决策、执行。在最重要也是最先决的感知环节,技术路线一直分为“视觉派”和“雷达派”。

其中,原教旨的“视觉派”以特斯拉为首,其单纯依赖高清摄像头搜集视觉信息,再交由自动驾驶芯片去分析决策。这其实是模拟我们用眼睛去观察,再交由大脑去处理信息的过程。但也正因如此,这条路线存在一些先天性的技术障碍,譬如测距不准,逆光时会严重失真等。

相比之下,激光雷达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再加上测距精准,不受光照影响,在高清摄像头的辅助下,能够起到更全面的感知效果。因此,以激光雷达为“主眼”,配合其他感知原件融合协同的“雷达派”,已日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路线。包括“蔚小理”,华为MDC等,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激光雷达方案。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雷达自身的迭代也在快速进行之中。从早期的机械激光雷达,到后来的固态激光雷达,这项技术正在经历性能提升、体积缩小、成本降低等维度的进化。

尤其是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的出现,有望改变“视觉派vs雷达派”这场路线之争的竞争天平。

相较于一代激光雷达,二代激光雷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的需求。

以埃安率先量产搭载的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为例,它能够实现0.2°~0.05°智能调控分辨率(主流第一代固定0.2°),探测距离可达250米。在高速驾驶场景下,二代激光雷达不仅看得更远,更清晰。而且能更早捕捉到锥桶、凹凸路面等路况变化,从而更早进行驾驶决策。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左图:第一代激光雷达 ;右图: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

同时,由于搭载了全新二维MEMS智能芯片,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在城区复杂路况下,环境感知刷新率可做到10~30Hz动态调整(主流第一代10Hz),实现毫秒级探测频率。

我们不妨看几个具体的例子,譬如现在很多大城市都有“电驴”抢道、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第一代激光雷达由于环境感知刷新率固定,容易导致车辆决策反应速度降低。

再譬如在城中村或者拥堵路况下,车辆、行人“加塞”更是此起彼伏。第一代激光雷达由于刷新率慢,更容易出现被加塞的情形。又或者是刚准备起步,第一代激光雷达才突然侦测到不能前进,只能急刹,这种顿挫更造成非常差的体验。

即便在城市快速路况下,有时也会有猫、狗等小型动物突然穿行出路面,但第一代激光雷达由于分辨率固定,往往很难提早发现这些小型物体。

但这一切,第二代激光雷达都能先人一步进行应变。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左图:第一代激光雷达 ;右图: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激光雷达已经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市场上已经开始有品牌在强调激光雷达的数量。但相比起数量来说,激光雷达系统更重要的其实是质量。这就好比领先一代的战机,远比数量更多的老旧战机更具威胁。

再加上二代激光雷达在成本、体积上也较一代激光雷达拥有更多的优势,更加有利于高阶自动驾驶的量产普及。

由此,功夫汽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现阶段,不管是“视觉派”还是第一代激光雷达,仍有较多的技术局限性,无法实现城区自动驾驶等复杂路况场景应用。相比而言,第二代激光雷达拥有明显的“代差优势”,为城区/高速自动驾驶、召唤泊车等场景都能提供更给力的“感知”支持。换言之,目前埃安量产的第二代激光雷达,其所能达成全场景自动驾驶才够格被称为“高阶自动驾驶”。

甚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讲,相比起第一代激光雷达的“跛脚”,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是实现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没有第二代激光雷达,就不要谈高阶自动驾驶。

由此,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正成为高阶自动驾驶决胜的“胜负手”。

(2)行业变革日趋激烈,企业对新技术应用的“速度”与“精度”越发关键

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未来5年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2025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83.7%。

在2021年末的广州车展上,大批搭载激光雷达新车的到来,也让中国汽车业越发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趋势的来临。

随着行业技术变革的激烈程度在加深,自然也对整车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精度”与“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求快”或是单纯“求稳”,都很难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

以激光雷达的技术应用为例,“行业还没能交付第一代,埃安已经进化到第二代”,恰恰说明了埃安能够精确认识到第一代激光雷达的局限性,准确在技术迭代的当口切入市场,实现“后发先至”。这体现了由传统头部车企孵化的埃安,在供应链把控力,在消化和吸纳新技术能力上拥有很多其他企业不曾具备的“精度”。

埃安这种跳过“一代”直接上“二代”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更有前瞻性行为,拒绝循规蹈矩,也能准确把握技术变革的脉络,正是埃安一直以来“先人一步”的原因。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在功夫汽车看来,率先量产落地第二代激光雷达的埃安,开启了高阶自动驾驶赛道的“新起点”,领先行业整整一代。

除了激光雷达,埃安在多个方面都创造了第一的成绩。譬如在广州车展上,AION LX Plus作为全球首款实现1008km 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的纯电SUV,就成功开启了新能源车的“月充时代”。同时,通过将百公里加速时间刷新到2.9s,新车再次打破中国品牌汽车的最快极速纪录。

激光雷达“军备竞赛”,谁能率先跨过“决胜”门槛?


这种埃安“速度”,也为行业树立了其技术领先的标杆,在用户心目中形成先进、科技的印象。

随着第二代激光雷达的率先量产搭载,AION LX Plus更将拥有行业少有的“四重感知”能力。结合未来埃安规划使用的更多前瞻技术(Flash和FMCW激光雷达技术),埃安未来的高阶自动驾驶表现足以让市场和消费者充满期待。

(3)功夫拍案

当前汽车领域新能源(EV)和智能网联(ICV)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创新和体验创新的竞争。

数据显示,今年10月,AION家族10月份全系订单超23000台,单月首破两万大关。10月终端销售13189台,连续月销破万。在亮眼的销售成绩背后,离不开埃安把握新技术应用“速度”和“精度”,这也是埃安能够比许多同类型对手“先人一步”的核心优势。

AION LX Plus的亮相不仅意味着埃安将率先实现第二代激光雷达量产搭载,也是其高阶自动驾驶领先行业一代的表现。

跨过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这个“门槛”,率先站在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赛道“新起点”的广汽埃安,无疑值得我们期待。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www.gongfuauto.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30567号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