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三月销量只剩两款燃油车上榜,五菱、特斯拉抢占前二
前几日,乘联会公布了3月份的汽车销量情况。轩逸不再是永远的王者,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Y两款纯电动车抢占了前二,Model 3排名第五,比亚迪两款王朝车型也进入了前六名。这样一来,3月份销量TOP 6,就只剩下了轩逸一款燃油车。考虑到轩逸也是有e-POWER混动版本的,只能说如今的车市已经变天。
再往下看,凯美瑞有混动,逸动有纯电版本,只有CS75 PLUS和朗逸算是纯燃油车了,而且CS75 PLUS马上要推出氢燃料电动版本的车型。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纯燃油车就已经开始边缘化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带着枷锁跳舞,燃油车前景愈发不妙?
燃油车的下跌,与最近的油价连涨密切相关。光是2022年之后,就涨了六次,以前加一箱油200多块,现在都快400块了。再加上现在经济不好,很多有车一族直感吃不消,这种情绪也会传达给新一代的消费者。
比油价上涨更致命的,还有政策上的围追堵截。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燃油车几乎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双积分”政策的引导下,车企每生产一辆纯燃油车,大概率都要产生一定的
再就是法规本身的困扰,自从国六B排放法规开始强制实施,车企都或多或少做出了让步。不少经典机型,在升级国六之后都选择了“降功率”、“降扭矩”,而且油耗相比国五时期还升高了。更有不少车企新加入了“颗粒捕捉器”等手段,结果问题不断,对用户的驾驶体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更关键的可能还在后面,目前有传言国七法规已经在研讨中,相比国六又有
如果是国六法规和双积分政策已经让车企疲于应付,那后续的国七法规,极有可能是压倒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众多车企将不得不面对转型。
(2)混动崛起,三代引领者是关键
相比纯燃油车的弱势,同样以汽油作为能量来源的混动车型,却分外春风得意。丰田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辆,本田i-MMD混动车型销量节节走高,比亚迪DM-i超级混动车型更是将这个领域的影响力推到了新的高度。
丰田算是混动技术的开创者,早在1997年,它就推出了第一代THS混动车型普锐斯。在国内,也是在2010年就实现了第六代凯美瑞双擎国产上市。当时的B级车综合油耗基本都在10L以上,凯美瑞双擎第一次将这个数据提升到了6L/100km。如今,搭载第二代THS系统的全新凯美瑞双擎,已经将这个数据做到了4.1L/100km,依旧在最省油的B级车之列。
当然,除了省油之外,丰田混动的最大特点,还是拥有非常出色的驾驶感受。很多人反馈,搭载TNGA 2.5L Dynamic Force发动机的凯美瑞双擎,开起来比德系的2.0T发动机感觉更好,驾驶更加线性,噪音也更小。
也是从丰田开始,大家对于混动车型的印象焕然一新,不再仅仅局限于省油这一个概念。
丰田之后,本田推出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混动方案,就是著名的i-MMD系统。它的工作思路极其简单,就是市区以电驱为主,发动机始终在高效区间发电。一旦进入电机效率偏低的高速工况,发动机则开始介入直驱,始终维持行驶的高效率。
相比丰田的THS系统,本田i-MMD系统在市区开起来更像电动车,而且节油效果同样非常出众。雅阁锐混动的综合油耗只有4.2L/100km,与凯美瑞双擎算是伯仲之间,都是中级车的节油极限。
在丰田、本田之后,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同样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它的控制思路与本田i-MMD类似,但搭载了容量更大的刀片电池,可以实现更长的纯电续航。不仅可以上绿牌,还能覆盖更多的电驱动区间。根据比亚迪的官方数据,DM-i车型在市区99%的工况都是采用电驱动,热效率高达43%的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则始终在高效区间发电。以秦PLUS DM-i为例,它实现了3.8L/100km的超低馈电油耗。
又省油,驾驶体验又出众。有了这三家的引领,国内混动技术的发展已经迎来黄金期,接下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
(3)纯电动
宏光MINI EV和Model Y拿下头名和第二名,正是纯电动车爆发的缩影,而它们所代表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也是纯电动车降维打击燃油车的两大强点。
先说特斯拉,它称得上是高端电动车的定义者。在特斯拉之前,电动车都是以出租车和网约车为主,对普通用户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原因倒也简单,当时的电动车都是用燃油车的思路造的,将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油箱换成电池和电机,动力、智能化配置这些也与燃油车无异。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价格更高,而且续航捉襟见肘。
特斯拉出现之后,它开始打造专业的纯电动平台。以Model 3为例,它的车身长度仅为4694mm,轴距却达到了2875mm,让车内空间实现了最大化。得益于纯电动车重心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车机系统打造和智能驾驶技术实现上,也引领着潮流。也是从它开始,更多人意识到电动车能够这么好开、好玩。
宏光MINI EV则走的是另外的路线,它也是基于专业纯电平台打造。不同的是它一开始追求的就不是极致的性能和智能,反而是拼命做“减法”。
它将车身长度控制在了3米以内,却做成了4座的布局,足够日常上下班和接娃。它的性能不够强劲,只搭载了一款20kW的小电机,但配合小巧的车身,以及城市通勤的定位,加速体验却并不差。它没有搭载大电池,甚至入门版本的续航只有120km,但支持家用220V电源直冲,将方便做到了极致。
最关键当然还是价格,即使是如今涨价之后,也只在3万出头,燃油车是不可能做到这个价格的。更不用说它的用车成本只有一公里4分钱,这一点更是燃油车望尘莫及的。
其实当前的电动车,基本上就是走特斯拉和五菱这两种路线的,都是直接切中了燃油车的痛点。
(4)功夫拍案
从10款头部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新能源车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主流,燃油车开始逐步被边缘化。具体一点就是,燃油车开始转型,混动车型迅速崛起,纯电动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如果后续继续实施国七,燃油车的处境会更加被动,这是由整个
也许是时候开始转变观念了,大家喜欢哪一类车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