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雷军再放豪言,小米要做电动车前五,是狂妄还是真有实力?

功夫汽车 珠水云山 2022-10-24
20572

前几日,雷军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些自己关于电动汽车行业的看法。看得出来雷总的书写英文表达还是很流利的,完全不像发言那样磕磕绊绊,并且自带仙桃口音。

雷军表示汽车会逐渐演变为像手机一样的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集中在几个顶级玩家手中。届时世界前五大的品牌会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雷军的说法是,小米要成为电动车销量前五的企业,并且每年出货量要超过1000万辆。

这种说法似乎与大家日常的认知严重相悖。到底雷军说得对不对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向头部集中,汽车消费电子化?

汽车行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这100多年间消失了很多品牌,也产生了不少品牌。总体而言,能够达到年销千万级别的车企,可以说屈指可数。

我们看一下2021年的全球汽车销量排行,年销超过1000万辆的企业只有一家,那就是丰田汽车。即使算上全部的汽车史,能够挑战这个级别销量的车企,也只有大众、福特、通用等渺渺数家。

那其他车企就无法生存了吗?当然不是。别说BBA这样的豪华品牌年销量只有200万辆左右,即使是马自达、斯巴鲁这样全球销量只有100万辆左右的全球车企,一样能生存得不错。

因为汽车跟手机等数码产品不一样,单台做产生的附加值相当大,只要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个性化需求,车企就能活得很滋润。

比如铃木汽车,在各大主流市场已经被边缘化,但凭借自己造经济型小车的优势,在印度市场混得如鱼得水。再比如斯巴鲁,凭借自己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优势,在北美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以2021年为例,全球汽车的总销量约为8000万辆。如果如雷军所说,世界上真的只剩下5家车企,那确实第五名都要有近1000万的销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这种事呢?当然是汽车消费电子化。这个我们看一下消费电子的发展史就知道了。

最初,消费电子基本上就是电视机、收音机、影碟机这些,后面有了数码相机、游戏机、手机、个人电脑这些。我们会发现,在赋予了新的功能后,这些产品的功能就已经变了。

以手机为例,最开始大家都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90%的时间都是用来上网,甚至必要的通话和信息,也交给APP来完成。电脑也是一样,最初是硬核的计算工具,如今它的功能已经包罗万象。

如果汽车也变成消费电子,那很可能它代步的功能会被无限弱化,可能我们用车来上网、来娱乐、来居住。届时,可能确实五家汽车厂商就能满足所有人的用车需求了。

(2)汽车电子化的关键点,在自动驾驶?

最近,有不少车企提出了“第二起居室”的概念。所谓的第二起居室,就是汽车不再只是用来代步,而是用来会客、娱乐、团聚,当然也包括下班后在地库呆的半个小时。

当前智能汽车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方向。首先是智能座舱,让车机系统更加智能,能够提供足够的娱乐性能,同时能够执行车内的各种指令。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动驾驶,它的出现将引起整个汽车行业的革命。

很多人觉得自动驾驶的意义就在于解放双手,其实是非常不准确的。比如大家每天花在驾驶上的时间是一个小时,那自动驾驶实现之后,这一个小时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再比如所有的车都实现了自动驾驶的话,那整体的通行效率将大大提升,而且能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出租车、物流车、货运车,都可以不用司机。甚至网约车公司可能直接变成一个网上平台,只需要少数几个人维持运作即可,这无疑将节省大量的资源。甚至城市拥堵也会消失,因为大数据会合理分配道路资源,一切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行。

如果自动驾驶能实现的话,不仅将引起汽车行业的洗牌,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当然了,也就会出现雷军所说的现象,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生存下来,它们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多数品牌则会直接消失。

但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会呈现出雷军所说的现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

(3)技术遇瓶颈,小米危险?

在雷军的判断中,汽车消费电子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可能核心技术会被几家巨头垄断,大家拼的就是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就像手机行业一样。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在往另一个方向发展。

最近业内知名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向美国SEC机构提交了文件,计划以每股18至20美元的价格筹资8.2亿美元。该公司发行的目标估值约为160亿美元,相比巅峰期的估值已经下跌了70%。

实际上过去几年上市的各类自动驾驶汽车公司都非常惨,甚至股价的平均降幅超过 80%。比如美国自动驾驶卡车开发商 Embark、激光雷达技术公司 Velodyne Lidar,它们上市之后的股价跌幅均超过 95%。

原因倒也不复杂,就是承诺的技术方案一再跳票,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被硅谷当成了最昂贵的破产案之一,拖垮了无数的投资人。

前几年,特斯拉等企业都将2020年量产自动驾驶作为自己的目标。如今已经过去几年,大家的目标却调整成了未来十年看能不能做成接近L3自动驾驶水平的方案。

与之相反的是,靠做新能源汽车硬件起家的企业,却混得风生水起。最典型的就是比亚迪,它9月份的销量已经突破20万辆,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水平,在业内并不算领先,它真正的强点,在于三电系统和高性价比。

当小米们殷切期待汽车变成消费电子的时候,可能大家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汽车的自动驾驶一时半会很难实现,智能座舱更多是锦上添花。

自动驾驶当然是未来方向,但现阶段所起到的作用还不算大。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等小米的新车出来的时候,依然要与比亚迪这样的企业短兵相接,那小米又能有多少竞争力呢?

(4)功夫拍案

回想起几年前王传福谈小米造车的事,他表示很多大咖都来造车了。雷军准备投资1000个亿,亏50亿都不算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会浪费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所错过的机会窗口,才是最值钱的。

2021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进入造车赛道。如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按计划小米会在明年发布首款车型。目前曝出的消息非常有限,只是说会搭载激光雷达,定位是轿车,然后售价超过30万,可能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价格屠夫”,似乎期待值也没有那么高。

雷军志在全球前五,大家觉得小米汽车有机会突围吗?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明路9号华普广场西塔1007室

© 2019 广州功夫新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 粤ICP备18130567号-1

功夫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