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出消息,大众对自己的电动化策略进行了调整。原计划从2025年开始采用的全新SSP电动架构推迟了,转而采用MEB架构的升级版本MEB+作为集团电动化的主平台。
与此同时,欧洲的另一大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也选择了“躺平”。它们刚刚投资了28亿美元(约185亿元人民币)进行工厂电动化改造,预计之后一段时间电动车依然会以“油改电”为主。
也就是说,在2025年之前,这两家欧洲汽车巨头都不会有太具竞争力的纯电车型推出。这对于在电动化领域领先的美国和中国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相当于钻石段的玩家跑去白银段位“炸鱼”。
国内车企有机会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吗?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特斯拉去得,国产车也去得?
要说最近两年在欧洲收获最大的外地车企,特斯拉无疑要排在第一位。2022年1-11月,特斯拉在德、英、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卖出了14.7万台新车,预计整个2022年全年在欧洲的销量能达到20万辆左右。
虽然比起之前IHS设定的24万左右的目标稍低,但考虑到今年疫情的影响,这个数据已经非常优秀。
特斯拉在欧洲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呢?其实用四个字可以概况,那就是“降维打击”。
9月份,Model Y在欧洲卖出了超过29367辆新车,超过标致206成为欧洲当月的车型销量冠军。考虑到Model Y在欧洲的起售价普遍超过5万欧元(约36.7万人民币),这个数据可以说非常夸张。
现在的特斯拉在欧洲,其实有点像Model 3刚刚国产进入国内那会,基本上是产多少辆卖多少辆,完全没有对手。至于像国内这样因为订单不足连续降价,欧洲人连想都不敢想。
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因为没有对手,在中国跟它纠缠的一系列车型,都还没有进入欧洲市场。而欧洲本土的电动车,又确实不能打。毕竟特斯拉光一个专业的纯电平台就压死了,更别说在车机和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
而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们在与特斯拉的斗争中,早已储备了足够的“子弹”。极氪的SEA浩瀚架构,比亚迪的e平台3.0,完全可以与特斯拉的电气化平台一战。之前基于e平台3.0打造的比亚迪海豹,以及基于浩瀚平台打造的极氪001,就已经面对面打败特斯拉Model 3(销量和价格双赢)。
更不用说国产电动车的产品线更广,一旦进入欧洲市场,像元PLUS、海豚这样10万级的代步小车,或者像极氪009这样的超豪华性能MPV,完全可以占据特斯拉触及不到的市场。让它们去打欧洲车企的那些油改电车型,还不是轻轻松松。
简言之,如果国内的电动车能直接平移到欧洲市场,不用想一定会大杀特杀。
(2)保护主义抬头,合资模式或可破局?
当然了,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国内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可能不会有特斯拉那么顺利。实际上蔚来、吉利们才刚试试水,欧洲已经开始出台保护性政策。
今年4月底,欧美通过了最新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宣布要在欧洲建立起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LCA)的管控。
这条法规要求对电池的原材料提取、采购和加工、电池制造、电池材料应用以及电池的再利用和回收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欧盟还专门出台了相应的“碳足迹”管控条例。
虽然看上去比美国的基建法案电池产业补贴政策稍微含蓄一点,不像老美那样明目张胆打压国外企业,但精髓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中国车企想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突破,很可能会被这条法案的细则卡脖子。毕竟在人家的主场,规则是人家定的。
那中国车企应该怎么办呢?在功夫汽车看来,也许可以学一学欧洲老乡们的做法,师夷长技以制夷。
当年欧洲汽车进入中国,也是迟迟拿不到准入证。最后欧洲车企选择了与中国本土车企“合资”,上汽大众就是这样出来的,再之后又有了PSA、BBA等等的合资车企。欧洲车企主要负责技术和管理,国内的政治问题则交由一汽、上汽这些合作伙伴处理,最终占领了大片市场,赚得盆满泵满。
如今中国车企进入欧洲,某种程度也可以学习这种模式。比如之前比亚迪和德国SIXT公司签下大单,将为这家汽车租赁公司提供10万辆新能源车。相信这个合作伙伴一定不会让比亚迪失望,会搞定这10万辆的准入许可。
这种方式虽然会损失一部分利润,当可以与当地的企业牢牢绑定在一起,更利于长远发展。
(3)立足国内,放眼海外
那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应该如何看待海外市场呢?在功夫汽车看来,应该是立足国内,放眼海外。
国内市场当然是基本盘,这种局势最稳定,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是所有国内车企的根基所在。只要征服了中国市场,几乎就已经在全球享有一席之地。
但也应该看到,国内市场的内卷太厉害了,而且市场变化太快。一款产品推出超过两年,可能就已经跟不上市场,不得不换代。而海外市场,这个问题可能会好一些。之前看到消息,奇瑞的艾瑞泽GX居然在中东大卖,可以想见后续艾瑞泽8要是拿过去,依然会有非常不错的市场。海外市场,可能比国内更好赚。
今年1-11月,奇瑞的出口量超过40万辆,这为它稳定市场立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一点值得所有的国内车企学习,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稳定后,也开始积极追求海外市场的突破。它的ATTO 3(元PLUS海外版)刚刚问鼎了以色列全车系11月单车型销量冠军,在澳洲也有相当不错的销量,并且马上要在日本开售。
只有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同步发展,国内车企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4)功夫拍案
欧洲电动化政策的“退坡”,对于国内车企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凭国产电动车的产品力,应该能轻松撬动市场。在国内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往外走是必然的出路。既可以实现更高的盈利,也可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但也应该看到,海外市场的政治因素客观存在。有些时候也是得之吾幸,失之吾命。首先还是要强大自己,就像华为一样,任何时候,实力和核心技术才是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