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20起重大人事变动!车企生死存亡时刻,要靠传统老将救场?
今年一季度还未过完,汽车圈的秩序除了被压倒性而来的“降价潮”所打乱之外,频繁且重大的人事变动实际上也为这场变革埋下了不少“伏线”。
有媒体统计,今年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有逾20起的重大人事变动,其中涉及范围从跨国汽车巨头到国内新造车企业,足见市场竞争残酷之余,也预示了汽车行业新一轮“更新迭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仔细梳理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高层变阵,我们看到,原来被广泛熟知的车企“一把手”,如丰田章男、竺延风、徐留平、陈安宁等人已相继退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与此同时,一批更资深、更年轻的职业经理人正不断冲上前线,在更大的舞台上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例如段建军成为第一位出任奔驰在华销售公司“一把手”的中国本土高管;而长城汽车原总裁王凤英毅然南下加盟小鹏,试图拯救这家目前困于营销的新造车企业。
毫无疑问,当下的汽车市场正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关口,也同样是“新旧人”交棒的关键节点。从开年这一波人事变动中,我们试图理出行业接下来将走出的新一轮趋势。
(1)合资车企在华谋求新一轮本土化之路
大众汽车旗下的合资企业,可以说是这轮人事变动中最频繁也最及时的一家。
2月20日,上汽大众集团宣布陈贤章调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不再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而就在去年12月10日,一汽大众销售公司的“一把手”也发生了更迭。由聂强接替郭永锋,出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及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南北大众此番“一把手”的更换,背后折射出大众面对近年来销量增长发力,同时新能源转型进行未如预期之下承受的重压之外,也让我们窥见这两家合资企业今后的发力方向。
首先,这两位新任的掌门人都同样是“70后”,贾健旭今年仅45岁;而聂强也只有47岁,两位都非常年轻;
其次,从两位的工作经历来看,聂强的强项在销售,而贾健旭更多的经验则是来自海外市场的开拓。
为此,可以预见的是,一汽-大众意欲今年重夺销冠宝座的决心非常坚定,而上汽大众或许更希望在智能化以及海外业务方面有所突破。
如果说当下有哪家合资企业在本土化的脚步以及思维上能跟上南北大众的话,那么一定是北京奔驰。
3月7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Jan Madeja)在中国市场的任期即将结束,将由公司首席运营官段建军将接任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据悉,段建军是第一位出任奔驰在华销售公司“一把手”的中国本土高管。而这位从加入奔驰以来一直注重品牌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高管,相信将进一步把奔驰的本土化进程带向新高度。
众所周知,如今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品牌的步步紧逼之下,早已跌破50%的红线。像南北大众以及北京奔驰这些在主流市场、豪华车市场上的头部玩家都深谙,下一阶段要全面与中国品牌竞争,必须对本土化有着更新、更深入的理解和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众集团刚刚举办的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接棒迪斯的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托马斯·舍费尔(Thomas Schäfer)进行了“首秀”。
他透露,大众将计划在中国设立董事会,显著加快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发展进程,发挥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
有关合资的企业如今面临的这场危机,大众与奔驰显然并不是其中最快意识到并迅速作出反应的一家,还有同样最近更换了“一把手”的福特中国。
接棒陈安宁的吴胜波,从加入福特中国担任到成为CEO,也不过半年的时间。福特中国重新起用一位拥有跨行业背景的高管来实现“空降”,也可谓是“破釜沉舟”的体现。
(2)新造车车企生死存亡时刻,还得靠传统老将救场?
今年一季度,除了几家合资企业之外,新造车企业的人事变动也较为频繁。其中小鹏汽车的“动静”无疑最大。
1月30日,小鹏汽车宣布,王凤英出任公司总裁,将全面负责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
同时伴随王凤英到来的是,还有原雷达首席增长官——易寒,出任小鹏营销副总裁一职。
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两位职业经理人在加入小鹏之后,王凤英主抓营销,而易寒将专注于品牌打造。
去年9月由小鹏G9上市引发的一连串“混乱”,把小鹏汽车内部原本存在的问题逐渐开始被曝光人前,也随之成为小鹏汽车销量的“分界点”。
如今在王凤英到来之后,小鹏的营销组织架构也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例如“大区制改小区制”就是希望小鹏在接下来更激烈且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更具针对性、地缘性地提升营销能力,激发一线营销团队的积极性。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零跑汽车。这家今年在开年就展露出一副“血拼”姿态的新造车企业,在年初找来了两名拥有“华为”背景的高管加入。
1月14日,零跑汽车宣布,徐军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分管销售与服务。张韦力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分管市场与用户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徐军曾在华为担任消费者业务大中国区公开渠道部长及销售副总裁、消费者业务亚太渠道部长;而张韦力则曾在华为担任大中华区地区部首席营销官和拉美地区部首席营销官。
虽然还没有华为的“智选车”赋能,但零跑直接从华为挖来两名品牌营销悍将为其助力,背后折射出的无疑是对今年销量保增长的压力。
目前有关这场改革的效果仍需市场和实践验证,但可以看到的是,像小鹏汽车这样的新造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任何新生汽车企业要壮大或达到一定规模,都必然回归至汽车产业的本质。
而此时,似乎将是一大批传统汽车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再度“群星闪耀”的高光时刻。
为此,我们看到无论是2月阿维塔官宣李鹏程出任公司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兼任用户发展中心副总经理,还是原来领克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出任魏牌CEO兼坦克品牌营销总经理,都意味着在汽车行业新能源变革的关键时期,这批资深汽车职业经理人再度“力挽狂澜”的努力。
毕竟不同于丰田、大众、福特这样已然屹立百年的大车企,上述这些新造车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阵脚,在起步及加速阶段更依赖于“一把手”的经验与管理智慧。
(3)功夫拍案
2023年一季度还未结束,汽车行业的变革大潮已掀起一波又一波。除了眼下的“降价潮”之外,“金三银四”的跳槽旺季无疑也预示着行业接下来的走势。
一批熟悉的老脸孔正逐渐淡出舞台,一批传统汽车老将又重新挂帅出发,新旧时代的落幕与揭幕皆随着新人旧人的更迭一一被详细记录。
时代在变,行业在变,同时消费者也在变。“价格战”无疑将很快结束,相信摆着这批刚刚上任的“一把手”们面前的首要重任,就是如何凭借产品更精准、更好地抓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