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长城汽车度过了一个充满挑战的2022年,但从其最近交出的2022财报中,我们仍能窥见这家老牌中国车企顽强的发展韧性。
3月30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长城汽车去年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0%。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城汽车去年全年卖出的106.17万辆汽车里,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其中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

这一单车售价数据在一众上市车企中无疑是TOP 3的存在,因为根据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此前发布的财报,这两者的去年的单车平均售价仍维持在10万元左右。
而且,去年在海外市场狂赚267.5亿元的长城汽车,单车均价15.55万元,比国内卖的价格甚至还要高,也证明了长城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稳步提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长城汽车这份财报中,读出哪些信息?
(1)去年研发投入高达121.81亿元 森林生态体系将迎来爆发
在去年汽车行业持续承压之下,长城汽车仍希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占据未来智能产业和新能源革命中的有利地位。
2022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高达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8.87%。
与此同时,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再创新高。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这也从中说明了长城如今已构建起一座坚厚的“技术壁垒”,而由此孕育出的“森林生态体系”,也终于迎来的收获的阶段。
作为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长城汽车如今已经建立起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产业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组织体系高效协同。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
例如近期发布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将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2023年,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将持续发力。

在2月27日上市的哈弗二代大狗之后,接下来,哈弗新能源序列——龙序列的重磅车型枭龙MAX、枭龙,魏牌蓝山DHT-PHEV也将于近期上市。

(2)海外销量超17万辆 “ONE GWM”厚植全球化高质量发展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长城汽车依靠完整的研产销体系及本土化用户运营,全面加速“生态出海”。
2022年,长城汽车海外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23.09%,创历史新高。同时海外市场营收267.5亿元,海外市场的毛利也增加14.47个百分点,成绩亮眼。
在“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下,全面整合优势资源的长城汽车,在海外正不断强化品牌认知的同时,也持续以更优质的产品深耕海外市场。

2022年,长城汽车魏牌摩卡PHEV(Coffee01)、欧拉好猫、哈弗H6新能源(HEV/PHEV)、坦克300、长城炮等全球化明星车型,在欧洲、南美、东盟、中东等地区上市。并登陆巴黎车展、曼谷车展、挪威世界电动车大会、泰国车博会,以强劲的产品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能力深耕海外市场。

未来,长城汽车将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以科技激发创变内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智能新能源技术升级;不断拓展国际化业务,坚持“生态出海”战略,深耕海外市场;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3)功夫拍案
作为当下汽车行业中坚持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的长城汽车,相信在坚持持续加强科创能力,不断加速智能新能源推进步伐,深挖产品活性与市场动能之下,将凭借新一轮的产品和技术攻势,在2023年迎来V型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