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赚钱的都是新人!山姆、赛力斯、小米,走进了同一条河流?
最近,山姆公布了最新的扩张计划,2025年后会每年新开8~10家门店。在日用品零售这么一个红海行业,2025年这么一个时间节点,山姆居然开始了“跑马圈地”,实在是颠覆人的认知。
与此同时,网传YU7发布后,小米供应链部分核心供应商开始没有账期了。直接货到结全款,为的就是更多产能供应增产,优先保供。赛力斯推出了“厂中厂”模式,直接让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投产了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同样是疯狂扩产的做法。
这三家都处于绝对的红海市场,为什么都开启了疯狂扩张计划?它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超级红海 VS 超高毛利?
前阵子,山姆公布了一季度的财报。光中国区的付费会员就达到了900万,仅这一项的年收入就有23.4亿元。再叠加年均消费8000元/会员的高客单价,不得不说山姆确实是“赚翻了”。
与此同时,超市“倒闭潮”依然在不断深入。江西吉安甘雨亭超市突然关店,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宣布破产,湖北仙桃富迪超市关闭了几乎所有550多家门店,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在全面停业。
这些都是曾经的零售巨头,以上海城市超市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曾经是上海最负盛名的高端进口精品超市之一,如今却走上了末路。原因当然也不复杂,就是持续亏损“扛不住”了。
如果不是山姆的存在,恐怕所有人都要说一句,如今的零售市场就是绝对是红海市场。
汽车行业也差不多,光是2024年就有超过160家车企消失,很多甚至是车还没上市就退场了。比如高合,比如威马,比如极越,都曾经名噪一时。国外的情况也差不多,有“卡车界特斯拉”之称的尼古拉公司,有滑板底盘先驱之称的Canoo,前阵子也宣布倒闭了。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山姆”开始崭露头角。2025年第一季度,赛力斯的毛利率为27.6%,在车企中排名第一。然后是小米汽车,以23.2%的毛利率排名第二。除此之外,比亚迪和理想的毛利率也超过了20%。
相较之下,BBA这些豪华品牌毛利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特斯拉的毛利率也只有20%不到。真的感觉是一夜之间行业都变了,真的让人感觉,“垂死病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
一方面大多数超市和车企经营状况岌岌可危,天天为订单发愁,一方面却有企业在大赚特赚,开始为产能担忧,甚至开始搞“零账期”,直接把供应商的厂建到自己公司,为的就是下线第一时间就能装上。
(2)蓝海的答案,新中产
之所以能把红海强行变成蓝海,其实山姆、赛力斯、小米这几家的做法都差不多,它们完美迎合了新中产群体的需求。
十几年前,也有国产品牌试图走高端。最典型的就是观致,这个品牌诞生的初衷,就是想打造出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标准的国产车,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找到前宝马MINI设计师何歌特主导设计,产出的车型观致3、观致5风格极为简洁高级,获得了红点设计奖等国际认可。
开发了CF16、CF1X等模块化的平台,在车身结构安全和轻量化方面成绩非常突出。最简单的,2013年观致3获得欧洲Euro NCAP碰撞测试五星评级,也是首款获此成绩的中国品牌车型,整个车身结构设计对标国际标准。
但这样有设计有创新的品牌,却并没有走多远。鼎盛时期的观致月销也就几千台,远远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强调了很久的“欧洲标准”,最终成了镜花水月。
山姆早期的情况也大差不差,1996年就进入了国内,但会员增长一直非常缓慢,靠着企业团购客户勉强存活。甚至2006年的时候,沃尔玛还慎重考虑过退出山姆中国业务,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而已。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国内新中产崛起,对进口商品、品质生活需求大幅增加,对高品质的国产车也有了更多的需求。
山姆通过全球直采+自有品牌构建了价格与品质壁垒,抓住消费升级红利成为“高端生活方式”象征。而赛力斯和小米,也抓住了这波需求,成为国产高端品牌的代表。
(3)赛力斯的大而全,小米的精准嗅觉
那赛力斯和小米,分别抓住了哪些点,成功折服新中产群体呢?个人看来,前者靠的是大而全,后者则是评价精准的审美嗅觉。
赛力斯的崛起,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先是以华为智选车的身份推出首款SUV问界M5,成功打响名声;然后是2023年改款的新M7大爆,单车月销量超过2万台,凭借超高性价比迅速成为国民品牌;最后就是M9、M8双旗舰的爆发,牢牢抓住40万以上的SUV市场。
赛力斯的特点,其实就是大而全。以代表车型问界M9为例,这款车既有传统SUV的出色通过性和多用途,又有不输MPV的超强舒适性。轴距达到3110mm,可以提供充沛的6座布局,第三排还能电动调节,做到空间全满足。标配空气悬架+CDC电磁减震+华为SOUND音响+零重力座椅2.0,让舒适性到了新的境界。
然后是出色的智能化表现,车机可以与华为手机、平板等设备无缝互联,支持跨端操作、超级桌面。语音助手“小艺”可见即可说,还能实现多指令连续识别。至于高阶辅助驾驶,只能说代客泊车、自动泊车、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能力全部是行业第一梯队。
这样全面的表现让问界M9推出即火,随后也带火了“胞兄弟”M8。不输MPV的舒适性,出色的操控感受,再加上出色的智能化表现,三个维度都能降维打击传统BBA的市场,这种定位和打法实在太超前。
如果说赛力斯的成功属于“大力出奇迹”,那小米的崛起绝对属于精准定位的典范。最近YU7大火,出道就获得了20万+的订单,归根到底还是长板够长。YU7和SU7一定程度都是牺牲了实用性,然后在外形层面给予更多的豪华质感。
再就是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虽然没有太多的创新技术,但各方面非常均衡,续航够长、配置够高、验证够出众,最后凭借出色的营销出圈。
简言之就是,愿意为额外的功能、性能,甚至情绪价值付费的用户越来越多了。
(4)功夫拍案
经济好或者不好,国内从来不缺有钱人。不说别的,哪怕是人均GDP只有1万元左右的90年代,依然有很多人愿意花20万元人民币去买一辆崭新的桑塔纳。
这么多年的积累,我国早已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只要有合适的载体,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可怕的。
零售、造车确实都已经是绝对红海市场,但只要撬开中产阶级的钱包,那一切皆有可能,大家觉得呢?
- 下一篇: 没有了
- 上一篇:油电同质,强化本土融合!东风本田交出行稳致远的半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