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月产销达成“百万辆”,传祺GS4的成功在“孕育”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 功夫汽车-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
“100万辆”是个里程碑数字,一辆车好不好,归根结底,还是得市场说了算。
今年,诞生新的累计产销超过“100万辆”车型中,最为瞩目莫过于传祺GS4。
达成“100万辆”,吉利帝豪用了84个月,长城哈弗H6用了51个月,而传祺GS4则只用了41个月。
不仅如此,在销量“攀高”过程中,传祺GS4一路开挂,成为最快月销达成月销1万辆、2万辆和3万辆的中国SUV,并将平均单车售价提升至13万元,成为第一款在这一高度上取得累计产销“百万辆”的中国品牌乘用车。
今年9月21日,传祺GS4“百万纪念版”上市,广汽传祺用这一方式来庆祝这一里程碑事件。
而2018年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奖颁了奖项给传祺GS4,而且还是最高的“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含金量极高,专门表彰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车型。并不是随便一款车型都能够参评,参评车型需要“上市三年”,且“获得市场认可”。
换言之,参评车型在所处细分市场,必须达到“标杆”的高度。
“副院”级领衔项目组
突然在想,传祺GS4的出现,是幸运,还是“妙手偶得”?因为,丰田成立30年之后才得到卡罗拉,本田技研成立24年才有思域,吉利成立12年之后才有帝豪,而广汽研究院成立仅仅8年,就推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车型——说没有一点意外,那肯定是假话。
带着这样的疑问,阿宝来到广汽研究院,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爆款炼成记”的研讨会。
是谁成就了传祺GS4?广汽研究院给出了一份名单,注意,是“一份”,不是“一位”。其中,有些大咖大伙认识,比如张帆、徐仰汇、MARCO;还有些,大伙可能不是那么熟悉,比如刘念斯、李罡、陈建洲。
如果只有张帆,传祺GS4可能仅仅只是一款具备高颜值的车型,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张帆最为擅长还是造型。如果只有徐仰汇,或者MARCO,也只是在NVH和操控稳定性方面有出色表现。
但将这些大咖凑到一块,群策群力,让传祺GS4成为真正的传祺GS4,是另外一个人——刘念斯。
他是广汽研究院副院长,还是传祺GS4的项目总监。在入职广汽研究院之前,刘念斯是广汽丰田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广汽丰田初首次投产的凯美瑞,就是他率队完成车型的“本土化”,进而国产。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刘念斯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研发
学艺有成,刘念斯从合资回归集团,进入当时还属于初创阶段的广汽研究院,助力“广汽大自主”。
2013年,广汽研究院接到任务,开发一款定位比传祺GS5低,售价与长城哈弗H6相当的车型。
需求方是广汽传祺,提案者是时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的吴松。2013年是中国品牌最为艰难的一年。尽管传祺GS5持续热销,但吴松已经敏锐意识到,中国车市将迎来新一轮增长,除传祺GS5之外,广汽传祺需要另一款高品质的精品车型,推动销量乃至品牌进入到一个新高度。
吴松提案同时,甚至还确定了推出时间——2015年,这是他认为的最佳市场窗口期。
从2013年到2015年,满打满算,只有24个月。正常走场新车研发的全过程,需要36个月。“缺口”高达“12个月”,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这个项目不仅要跑赢自己,还要跑赢时间。
伟大的时代召唤、光荣的历史使命、艰巨的研发任务⋯⋯刘念斯选择“自荐”,担当项目组的负责人。时间短,任务重。项目负责人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研发流程和体系,让研发效率更高,可以更快地出成果。更为关键,这个项目负责人还有硬实力,让不同领域的专才信服。
“从0到1”,痛苦却卓有成效
刘念斯走马上任,一个有情怀、有实力、敢拼敢闯的研发团队随之建立,成员都是广汽研发中心的优秀员工组成,直接向刘念斯汇报,从造型设计到底盘调校,从发动机到NVH,从轻量化到生产工艺,各个部门都要各自提出一整套最优方案,并着手执行。
一个高明的小提琴手,一个人可以演奏出一支悠扬动听的小夜曲。但是,只有一支乐队,才能演奏完成得完整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懂音乐的都知道,指挥才是一个交响乐队的灵魂,同一支乐队,演奏同一支交响乐,不同的指挥,效果完全不同。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刘念斯演讲
刘念斯不主抓某一个环节,他是乐队的“总指挥”。整个交响乐的效果取决于各声部、上百人的高度协同,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哪里轻、哪里重,哪里扬、哪里顿,都由指挥决定——在传祺GS4研发过程中,刘念斯都在干这个活。
更为关键,刘念斯还需要常做“选择题”:还在短时间内、在不同方案中,选择正确、最优的那一个。没有任何试错的机会,不能有哪怕一次的错误。
因为一旦决策错误,便需要“返工”,推倒重来,之前数周甚至数月的工作等于做“无用功”,而时间是当时最宝贵的。
汽车研发需要做大量的验证试验,这些环节本身是刚性的,没法压缩。要提高效率,只能在决策上、流程上创新。干这事,除丰富的研发从业经验之外,还得有颗“大心脏”。
2013年到2015年,这是传祺GS4“孕育”的两年,也是中国消费力崛起的两年,更是中国品牌技术研发“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两年。两年孕育,瓜熟蒂落,传祺GS4自然分娩。
“传祺GS4项目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部分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智能网联、人机布置、整车NVH、整车控制策略、底盘舒适性、车身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在造型设计和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刘念斯语气平淡地向与会者做着介绍,似乎这事另外一个人的业绩。
24个月的“争分夺秒”,24个月的“砥砺前行”,24个月里的“蝶变升华”,对于其他企业常常大书特书的“从0到1”过程,刘念斯没有太多描述。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水到渠成的“从1到N”
24个月从无到有完成一款车型研发,比正常的36个月要少12个月,是不是以牺牲可靠性、安全性和新车质量为代价?在不同场合下,刘念斯被问及这一问题。
对此,刘念斯的回应是:“缩短整个新车研发流程,绝对不是偷工减料。一是研发人员的紧迫感,2015年是该车的关键的‘窗口期’,错过就没有了。二是有GA3的平台做基础,消化吸收再进行创新改进。三是在每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四是广汽研究院上下的全力支持。最后,或许有那么一点小运气。”
现在回头看,在资源和能力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当时,广汽研究院聚焦传祺GS4战术策略,无疑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任何一个强大的汽车品牌、汽车研发中心,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明星车型。
不信当事人的话,还可以看市场表现。市场是检验车型好坏的唯一标准。41个月产销百万辆,2017年33.7万辆,平均单车售价超13万元,J.D.Power新车质量六连冠⋯⋯无不证明刘念斯和他团队的成功,也是对中国品牌怀疑论者强有力的回击。
低调中,未来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
部分媒体的表述里,会将传祺GS4的成功,追根溯源到从菲亚特引进的166平台。可但凡听到这样的表达,真广汽研究院人一定会忙不迭摆手:不不不不,不全是这样的。
你们应该理解广汽研究院的心情,从菲亚特引进的166平台,那是事实;但消化吸收之后形成自主创新的新平台,是另外一个事实。实际上,广汽研究院已经在平台技术、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系统领域掌握关键技术,持续夯实技术体系优势,成功搭建了从A/A0级 、B/C级整车平台以及动力总成平台,形成了一整套跨学科领域的先进研发流程与体系。
其中,跨平台模块化架构(G-CPMA)是广汽面向汽车“新四化”挑战的核心竞争力。该平台可实现同产品平台可开发、生产多款不同车型,不仅降低开发不同零部件的数量和研发成本,更可促进汽车更新换代的周期,快速布局产品谱系。
项目管理部整车项目科副科长、GS4项目副总监蒋敏答记者问
如何理解跨平台模块化架构?举个例子,80后小时候要手工做个模型,需要准备各种材料,还需要胶水,少则一两天,多则半个月。而且一旦某个小零件丢了, 或者损坏,那没有替换了,只能整个残废甚至报废,因为所有的零件都是针对特定的模型来定制的。
00后要做个汽车模型,再简单不过,乐高积木所有的构件都是标准接口,可以在同一个方向上拔插,错了不要紧,拆下来再装,无需脏兮兮的胶水。丢了一些零件也没关系,买一套基础包,总能找到适配的部分。
这可以看成广汽研究院基于跨平台模块化架构的产品研发与设计:流程可以精简,效率能够提升,品质不断攀高。广汽研究院的这一理念,与大众MQB和丰田TNGA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大众MQB侧重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丰田TNGA侧重于个性化与多样化。
广汽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运营经理、GS4造型组专业经理陈建洲答记者问
功夫拍案
此次研讨会,刘念斯将当时研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有“凑”到一块,以一个团队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全面解析了GS4开发背后的故事。
丰田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TNGA理念,对于TNGA,估计丰田章男本人都没法用一句话就把它说清楚。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TNGA在每个丰田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其实,广汽研究院也是。
平台也好,模块化也罢,广汽研究院的核心是“创新”,这也符合全世界业界对于其的认知。在如今的数字时代,用户越来越年轻,需求越来越丰富,广汽研究院完全可以跑得更快一些,更激进一些,但是,它还是基于原有的体系,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广汽研究院制定了一个“2510技术创新路线图”,所有15个部门都要制定出各自的2年、5年、10年规划,每个部门都要思考未来的战略要怎么做。这不是停留在PPT上的愿景,而是要一一落到实处。
更高效的生产线,更节约的成本、更丰富的造型、更多元的定位、更好开的汽车⋯⋯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广汽传祺开启“追寻伟大”新征程,这不是件容易事。所幸,广汽传祺的背后,站着强大的广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