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非得转型成“出行服务商”吗?
如果有人细心做个记录,就会发现从去年以来,几乎所有一线汽车制造商都声称要转型“出行服务商”或者“出行科技企业”。
一夜之间,全世界的汽车厂商似乎都开始嫌弃自己“汽车制造商”的身份。
并且,这种“嫌弃”还是从上到下的贯彻,通常由CEO或者董事长宣示,并明确表示这是公司未来的既定战略。
直至今日,长安出行、东风出行、欧了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有鹏出行、新电出行……出行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制造商的标配。
短短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汽车制造商对于“出行服务商”这个标签趋之若鹜?而传统车企又拥有哪些优势?
“出行观念”的变革
先来看两组颇为“有趣”的数字。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保有量为2.5亿量。如果按照总人口13.95亿来计算,那么,全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9辆。也就是说,每100人当中,只有不到18人拥有私家车。
另一组数据是,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为1232.3万辆,同比下跌12.4%。
不难看出,国内在人均汽车保有量只有不到18%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却在下降。
在微博上,功夫汽车曾经看到有位车主大致的算过一笔账:
家和公司之间车程大概十公里,算上周末出行,一个月的燃油成本在1000元左右;公司小区每月停车包月在300元;每周去2次商超消费,停车费在50元左右;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定期的大小保养以及维修折旧。
算下来,即便是保有一辆不算很贵的私家车,车主每天摊下来的成本在大几十元,甚至更高。
而在这么高的成本下,每次车主的用车时间基本上在2小时以内,大部分时间车辆处于闲置状态,还包括高峰的堵车时间。
换句话说,如果换算成单位时间,车主在极短的车辆使用时间里,却付出了极高的成本。
相比之下,城市内选择打车或者地铁出行,除了节约成本之外,即停即下,也让消费者有了时间的保证。
实际上,这也是消费者对出行理解回归了本质。
购车是为了出行,如果有比自己购车更经济的选择,消费者放弃购买私家车,选择可替代的出行方式也合情合理。
变局之下,车企“求解”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车企也在纷纷求解。
目前,投资和自营出行平台成了各家车企求解自救的最普遍答案。
而车企的入局,拥有的最大优势,还是基于其背后的完整生态体系。
在传统的汽车产业链中,包括了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汽车销售商、消费者、售后与维修商等主要角色。
当车企们纷纷涉足出行平台时,它们也将这些资源优势带到了网约车行业,将这个行业的竞争全面扩大至生态。
此前,网约车在生态方面的布局已早早开始,并且围绕司机、用户这两个维度展开。
比如滴滴在2017年曾布局大量的汽车后市场业务,包括二手车、加油、车主俱乐部、新能源充电,以及汽车金融等,以司机为核心;比如美团打车,以美团原有的业务为支撑,试图构建一个囊括出行、餐饮、酒旅等在内的闭环生态,核心是用户。
尽管在它们的生态布局中,涉及到了充电等线下能力,但总体而言,滴滴、美团等的生态核心仍然是线上。
一汽、东风、长安、广汽、上汽等车企的入局,不仅拥有线上一环,更补足的正是网约车领域当前还有所缺失的线下一环,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服务一环。
与滴滴等所采取的C2C模式不同,曹操、T3出行等有车企背景的平台,所采取的是B2C模式,对车辆、司机都有更好的把控能力,对后续的服务以及汽车售后链条也有足够的覆盖。
比如,按照国家制定的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传统燃油车将最早在2020年左右退出网约车市场,因此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成为影响网约车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深圳、广州、昆明、沈阳等城市,也相继出台政策,加快网约车纯电动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
以T3出行为例,其定位车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比如在南京已经投放了超过3000辆长安新能源逸动EV460。同时,它的立体化运营中还涵盖了大规模的充电桩。
此外,车企原有的维修网络、用户服务网络,同样为其涉足网约车带来了优势。
“出行行业还是一个低毛利的行业,如果产业链没有上下打通的深度,要想实现盈利还是比较难的,当然我们现在拥有这个优势。”T3出行CEO崔大勇在早前的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表示。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之迅速,从网约车、电商、金融等诸多领域上都有所体现。
而在这些行业,互联网的改造之力并不完全,后续传统势力的跟进,进一步打造“出行生态圈”,才使得这些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写在最后
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成立公司“试水”出行行业,才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这漫长过程中的困难很可能会层出不穷。
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并不再单纯的聚焦在产品层面上。
而与车型关联的“出行生态圈”,或许有望成为各汽车品牌间的新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