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月1日各大新造车势力陆续交出1月成绩单,我们似乎已然开始嗅到新一轮“价格战”即将开打的意味。

截至目前,在各大公布1月销量的新能源车企中,仅有理想汽车与广汽埃安两家能维持交付破万,其余像蔚来、小鹏、问界、哪吒、零跑等车企均急剧“失速”。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环比幅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当然,1月普遍销量出现环比下跌的主要原因,我们大多可以归咎于春节假期、国补退出、特斯拉降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特斯拉自身销量也并未因降价而斩获多少新增订单。数据显示,特斯拉1月的上险量为25687辆,同比缩减57.07%,环比缩减53.96%。
自特斯拉在去年12月底举起“价格屠刀”之后,就已经让新能源汽车行业感到一股浓厚的“杀气”。然而更让它们感到“焦虑”的,应该是以15.13万辆雄踞1月销量榜首的比亚迪,事关这一数字背后已代表比亚迪如今已霸占新能源车市整体近4成的份额。

“如果降价的效果不理想,那证明降的幅度还不够。”有业内人士对功夫汽车笑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销量陆续出炉之后,已先后有几家车企开始以不同形式对消费者“让利”。例如埃安、理想、蔚来等。
2023年的新能源车市,即将进入“地狱般”的困难模式。
(1)降价也难救市?
最先亮出1月成绩的理想汽车,也是当月为数不多能实现同比增长的新造车企业之一。

理想汽车2023年1月共计交付新车15141辆,同比增长23.4%,但与去年12月交付量首次突破两万辆相比,仍环比下滑28.69%。
理想此次在1月新势力销量榜中登顶之后,国内新能源车市格局也再一次发生剧变。
其中以8506辆排在第三的蔚来虽然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下滑,但其中第二代技术平台ET7、ES7和ET5三款车型交付量占当月总交付数的85.6%,也将进一步加强蔚来持续冲高的决心。
接下来,紧跟蔚来的腾势无疑是1月销量榜上的一大亮点。6439辆的销量较去年12月有着环比7.3%的增长,实属不易。

尤其是腾势D9在35万元区间的新能源豪华MPV站稳之后,对于岚图、极氪来说都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必须拿出更多诚意来面对市场。
除了上述车企之外,小鹏与问界无疑是1月销量中的“主角”。
众所周知,这两家车企在1月都紧随特斯拉进行了官降。然而,效果有待考察。

“销量是尊严,是一家汽车企业最重要的数据表现。”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内部年度总结会上指出。
在他看来,G9和P7是小鹏非常成功的产品,目前销量下滑只是暂时,今年随着全新改款P7亮相,再配合G9,小鹏的销量一定会重回细分赛道Top 2。
问界跟小鹏的情况差不多,1月销量同样出现环比55.9%的下滑,为4475辆。
在功夫汽车看来,当下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更为考验车企对“性价比”的拿捏。好比有的车型在官降之后,虽然售价基本看齐竞品,但性价比优势并未能通过降价体现,这都是降价成效不大的原因。

当然,这一连串价格调整背后,都是代表着车企对供应链、制造、市场等多方面成本的把控,但生存形势愈发严峻之下,摆在车企面前的选择实则已然不多。
(2)份额才是王道!新一轮价格战要来了?
据乘联会此前发布的1月车市销量预测数据,其中新能源零售将在36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8%,渗透率约26.5%。
单从数据上看,踏入2023年的新能源车市不仅增速进一步放缓,而且更让行业感到压力山大的是,当下仅是比亚迪一家的销量,就已然占据着新能源车市整体近4成的份额。
可以预见,今年的新能源车市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特斯拉去年年底的那场降价,仅是开端。
事实上,就在公布销量当日,广汽埃安立马宣布推出“5000元/台限时交付激励,以及3年0息、超低首付限时金融补贴”的优惠政策,试图进一步刺激市场。
2月2日,有媒体报道,蔚来也将对旗下2022款ES6和ES8车型降价促销,按照促销方案,两款车型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

虽然这仅是对此前老款的库存车型进行促销,但这一举措也势必将进一步刺激蔚来的进店量。
此前,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关于理想L系列车型的售价区间信息,称“全尺寸的理想L9会坚守40-50万的价格区间,中大型的理想L8和理想L7会坚守30-40万的价格区间,中型的理想L6和理想L5(非SUV形态)会坚守20-30万的价格区间。”
虽然李想表示理想汽车不会有20万以内的车型,但据媒体猜测,其即将与2月8日上市的理想L7,或将通过取消如空气悬架等消费者感知不强的配置,来进一步拉低车型的售价。

毫无疑问,若理想L7也迈进30万元区间,新能源豪华5座SUV市场又势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功夫汽车也看到,综合目前各大已经宣布推出各种优惠政策的车企中,有优惠的车型绝大部分都不是主销车型。不过,随着接下来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剧,各大车企要如何出牌,力度和诚意如何,我们仍需继续保持观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销量的增长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2023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市后,销量增长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而乘联会公布的1月销量预测数据,也预示着今年车市即将进入“困难模式”。